为着力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近年来,淅川县人社局以三大“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为新业态行业劳动者保驾护航。
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品牌优势。针对新业态劳动者的各类诉求,淅川县人社局积极行动,与县商务局联合在淅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立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人社部门为主导,整合各基层调解组织力量,引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为新业态劳动者、新业态平台提供一对一、“N”对一服务。同时,发挥第二批省级金牌调解组织优势,打响新业态劳动纠纷调处品牌,让更多从业者、平台方主动走入调解委员会,实现真正“双向奔赴”。
指尖受理云端流转屏上解纷。根据新业态从业人员熟悉网络平台操作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调解”“云上仲裁庭”等智慧平台,提供“闭环式一体化”的透明服务,通过服务“不见面”、业务“不断线”,实现一键受理、流转、调解、庭审、送达等。开展“足不出户开庭,指尖轻触维权”云端解纷,今年以来,通过网络方式处理新业态劳动纠纷的案件占比达65%以上,真正实现“信息数据线上跑,仲裁流程集中化”的仲裁服务新模式。
开展专项调研确保裁审衔接。结合“五个机关”建设,以本土新业态典型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驻宛分支机构为调研重点,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诉求,为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参考。主动深入县内多家新业态平台展开调查,明确县内市场存在的外卖骑手类别,为更好解决矛盾纠纷奠定基础。积极与市人社局对接,借鉴相关经验,同时与县人民法院联合开展劳动争议裁审衔接协调会,对于新业态用工、劳动关系确认等方面进一步统一裁审标准。
自2023年以来,淅川县人社局累计受理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45件,全部调解成功,相继为67位新业态从业人员追回被欠工资约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