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忙生产,拼争“开门红”。走进河南仙鹤特种浆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熟练操作、有序作业,一派大干快干、加快发展的火热景象。据内乡仙鹤纸业造纸分厂厂长刘军介绍,截至目前,该厂已接到12000多吨订单。为应对急剧增加的订单,他们开足马力24小时满负荷生产。在内乡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一片片工地厂房中、一声声机器轰鸣里,处处跳动着强劲的发展脉搏。
作为全省推广的“头部带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起源地,内乡历来就有“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传统。去年以来,该县以巩固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依托牧原、电厂、千红制药等龙头企业,持续壮大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多能互补一体化等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合成生物、生命健康三大战新产业,积聚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合力,定向破解“融资贷款、要素供给、技术创新”等发展难题,产业、营商互相浸润、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之路。目前,仅龙头企业牧原集团带动的内乡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就达4000余家,全国布局24省103市217县(区),2023年生猪出栏6381万头,营业收入1081亿元,产业营商环境已成为助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全新名片。
顶格推进强部署
牧原兴自内乡,内乡强于牧原。立足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集团,内乡正在倾全县之力建设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和农牧装备之都,全国唯一的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区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2月16日,内乡县委书记张智广组织召开牧原项目用地调度会,围绕土地利用、项目用地规划展开现场讨论,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谋划安排牧原集团新一年度用地保障工作。2022年以来,针对优势产业、重点项目,该县分产业、分板块召开重大项目周调度例会72次,解决了诸多产业发展、项目推进难题,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高位指挥。该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构建了以县委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统筹的营商环境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指挥体制,建立了营商环境业务和满意度“双调度、双提升”工作机制,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形成“交办—落实—问效”的工作闭环。同时强化目标考核和结果运用,广泛凝聚“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切实增强了广大干群“抓营商就是抓发展”的行动自觉。
坚持集成作战。实施“牵头配合部门责任化,二级三级指标一级化”,落实“县领导分包督导、纪委组织部包联监管、发改营商常态协调、牵头单位专责推动、责任单位业务跟进”运行机制,哪里有问题,就集中力量朝哪里突破,指标责任部门握指成拳、协同作战,商讨创新、落实任务,以高压态势和不间断督导解决营商环境疑难问题,倒逼各项指标全面优化提升。
坚持一体推进。持续推动乡镇、部门“营商办”阵地建设规范化行动,实现阵地下沉、关口前移。以64个指标责任单位和16个乡镇为主要节点,党委、政府“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把“由下而上”逐级协调向上推进的工作流程变成“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以创新的制度供给和优质的贴身服务,切实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强化统筹聚合力
“真没想到,太惊喜了,内乡是肯德基在全国开店办证最快的县。”这一声赞叹,源自该县聚力打造的“增值式”基层政务服务模式,道出了市场主体对内乡政务环境的由衷认可。近年来,该县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集成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事项要素、申办方式、联办机制,全面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整体跃升,企业办事体验持续优化。
全面谋划任务。组织召开营商环境工作思路谋划会,明确以营商环境“三条例”落实为主线,年度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方案为基础,省、市评价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统筹兼顾省营商环境“五件事”、惠企政策落实等重点改革事项的工作推进思路,搭建起以部门具体指标整改、提升方案落实为支点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任务体系,建立“任务推进、问题整改、创新事项”“三张清单”,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业务筑基,确保各部门系统、深度谋划营商环境工作。
系统打造布局。以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为导向,出台《内乡县2023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推出24项重要改革任务、283项具体务实举措,实现内乡营商环境建设一年一个版本迭代升级,通过措施不断更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2023年上半年省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处于优秀等次,重塑了“低成本”内乡品牌优势。
精准培训赋能。该县主动适应国家重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指挥棒逐步调转至产业营商方向等新情况、新形势,对全县31项一级指标责任单位进行多轮次专业辅导培训,搭建线上“一对一”专家指导平台,变以前“我要你怎么办”为现在“我们要怎么办”,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各指标责任单位业务认知、实操水平,全面增强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靶向性、精准性。
口碑为镜优服务
“您好,我是内乡县政务服务满意度回访中心回访员,您上周在中心‘企业开办’专区登记注册了一家食品公司,请问您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您认为窗口的效率怎么样?另外您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走进内乡政务服务满意度回访中心,6名回访员正热情询问办事群众对窗口服务的满意度,并认真记录着群众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自内乡率先设立全市首家政务服务满意度回访中心以来,已累计回访群众8548起,二次回访群众1863起,二次回访满意率达100%。
围绕体系化推进,该县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面归集各行业、各乡镇政务服务对象库,动态更新全量市场主体样本库,梳理更新惠企政策清单,建立完善“两库一单”。依托县乡村三级立体式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回访。针对市场主体反映频次高的需求,甄别行业归属,推送惠企政策,实现惠企政策免审即享、精准直达。
围绕制度化保障,该县出台《内乡县市场主体“评市直单位、评重点科室、评基层站所”活动方案》,为参评单位、重点股室设置“专评码”,依托紧盯办事作风、态度、效率、结果“四紧盯”,按季度开展市场主体“三评”活动。全县范围张贴“优化营商环境告知书”,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定期督促企业诉求解决进度,及时响应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2023年,受理营商环境投诉案件17起,其中市级以上仅1件,为全市最少的县。印发《内乡县规范入企执法优化涉企服务工作方案》,创新“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方式,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提升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效能,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凝心聚力谋发展。
围绕数字化赋能,创新搭建内乡县“郦企通”综合服务平台,首批为全县1.4万余家中小微企业逐个赋予专属二维码,平台设置“评感受”“查政策”“提诉求”、清廉护航“码”上行、“办事指南”五大模块,后期将覆盖至全县所有市场主体,打造集服务与执法、投诉与评议、帮扶与宣传“三并重”的营商环境治理新模式,确保市场主体需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创优产业营商环境
喜报!内乡“围绕牧原核心企业打造供应链金融模式”入选2024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先行典范,荣获2024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亮点典范奖。近年来,内乡聚力打造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农牧装备之都,立足牧原集团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从落地到发展各个环节,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的平台支撑体系,秉持用户、客户思维,以企业、产业需求倒逼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优化反哺企业、产业发展,形成产业、企业、营商环境正向自我循环。通过创新引领、科技植入、数字驱动、金融赋能,牧原集团不断提升南阳生猪全产业链价值,累计“吸附”优质企业客户1.3万余家,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融合发展,为推动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和市委“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贡献了内乡力量。
完善基础配套畅链
完善基础配套畅链。该县着眼项目孵化、科技创新、技能培训等配套政策,大力支持牧原实验室、全宇制药、恒辉农牧等科创平台建设,2023年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认定市级研究中心4家,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量产实验基地成功落户,金冠电气、飞龙公司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牧原肉食、金冠电气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数量全市第一。全年培训返乡创业人员1.5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506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23人,内乡代表全省在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全省唯一。
紧盯优势产业固链。该县统筹土地、资金、能源等关键要素补强,通过标准化厂房等资产投入,对农牧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绿色印刷包装、多能互补一体化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支持,衍生培育新能源、生命健康、合成生物三大战新产业,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共享原材料、基础设施、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2023年,仅开发区内省定主导产业链上的58家企业,实现产值171.38亿元,同比增速10.66%,营业收入178.88亿元,同比增速8.61%,产业溢出效应明显。
强化项目推进强链。该县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理念,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聚焦项目谋划、落地、开工、投产、纳统等环节,积极统筹协调各要素保障部门,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2023年,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畜牧工程行业交流大会、“百名浙商进内乡”等招商引资活动,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3个,95个省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快速推进,撑起了制造业当家的“四梁八柱”。
下一步,内乡将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市“两会”精神,在服务大局、主动靠前、打破定势、更好履职上下功夫、强保障,以创新之法解“两难”“多难”问题,全面提升县域营商环境工作水平,为新时代内乡高质量跨越发展注活力、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