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提升服务效能 厚植兴业沃土 南阳日报政务融媒

发布时间:2024-03-27来源:南阳日报

分享:

截至2023年底,全县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0万户,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全市第三;

招商引资提档升级,市级新签约项目87个,合同引资868.56亿元;

2022年—2023年上半年省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处于优秀等次,连续三年保持省、市前列;

…… ……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去年以来,唐河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两大关键环节,紧盯核心指标、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全力以赴促发展、凝心聚力优环境、千方百计谋招商、铆足干劲抓项目,不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高位推进 健全营商环境优化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唐河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县委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将营商环境纳入全县重点工作双月调度机制。建立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周调度、月督导、季考评等常态化推进机制,每周召开一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聚焦重点指标、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组织县直相关单位进行会商研判,研究解决办法;每月组织一次专项督导检查活动,围绕政务服务效能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双提升”,加大督导协调力度,推动工作落细落实;每季度组织开展全县市场主体“评县直部门、评重点股室、评基层站所”评议活动及相关考评工作,定期公布评议结果、发布工作通报。

坚持以“一清单一台账”为抓手,持续深化任务清单和问题台账管理制。该县研究制定《唐河县2023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共推出46项重要改革事项、257项具体任务举措。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和问题整改台账,共梳理汇总指标监测问题236项、市场主体诉求建议53条。截至2023年底,重点任务及问题整改完成率均达100%。

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行动”。该县明确提出一批重点改革领域和创新探索事项,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通报机制,深入挖掘各级各部门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政策落地等方面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通过梳理并通报一批典型案例,推动互学互鉴走深走实。2023年,全县共开展典型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3次,向省、市委营商办推荐典型案例53条,部分案例被省委、市级媒体采用并转发。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全省首个推出办事指南智能导办系统“唐易办”,被评选为2023年度第四届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实践优秀案例。唐河县金融服务中心探索“党建+信用+金融”模式,通过评级授信、示范引领、普惠共建、签约用信等方式,推动金融“活水”流入乡村振兴,被评选为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严格考核奖惩。该县研究修订了《唐河县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奖惩暂行办法》,持续传导压力、夯实责任,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严格落实奖惩措施,进一步树立争先创优、勇争一流的工作导向。2023年,全县共开展考核工作10次,印发《唐河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通报》33期,对落后的县直单位、乡镇(街道)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转交纪委监委部门追责问责。

深化改革 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捷

“太方便了,刷脸就能领到房产证了!”日前,唐河县王女士在该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操作自助打证终端轻松拿到了自己的房产证。

如何让企业群众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办最多的事,成为唐河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一。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该县投资1.5亿元建设投用新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功能更完善、布局更科学、环境更舒适。在全省首个推出办事指南智能导办系统“唐易办”,创新推出“三色”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开展“亲身办”主题活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全县37个行政部门、2202件办理事项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全面达成“应进必进”目标,日均接待办事群众近2000人次。

全面推行“一窗通办”。该县对标“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工作目标,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将2202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10个综合窗口统一受理,解决了传统窗口“冷热不均”问题。2023年,全县“无差别全科受理窗口”办理业务9200余件,办结率达到100%,平均等候时间缩减70%,有效压缩企业和群众办事排队等待时长。

集成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该县将多个部门关联审批的489项高频事项进行整合,陆续推出“出生一件事”“结婚生育一件事”“企业开办一件事”等105个“一件事”集成主题套餐,最大程度做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有效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交”等难题。

全力打造无证明城市。该县按照“两个免于提交”原则,梳理县级“免证办”事项清单265项,通过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和调用,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在线核验,帮助企业群众免于提供实体证照或纸质材料。2023年,全县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二期平台、电子证照数据库在线共享和调用,为企业群众减免纸质证明材料2000余份,有效提升了办事便利度。

强化保障 市场环境更加顺畅活跃

惠企政策有“温度”,企业发展有“速度”。

强化政策保障。该县研究出台《唐河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实施方案》,梳理发布“免申即享”惠企政策16条,全面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落地见效。2023年,全县累计实现税费减免4.3亿元,帮助企业争取各类奖补资金1080.9万元。创新搭建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唐河惠企政策通”小程序,汇集超2000条政策信息、超1.2万家注册用户,累计浏览量突破60万次,实现了惠企政策的统一发布和精准推送。

强化融资保障。该县建立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综合运用中长期贷款、设备贴息贷款、整村授信等各类金融工具,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3年,全县线上累计放款企业102家,投放资金1.09亿元;线下累计对接企业775家,投放资金21.55亿元;农信社创业担保贷款431户7483万元。该县农信社、邮储银行、中原银行等在20个乡镇全面铺开整村授信工作,为400余个行政村开展“党建+金融”整村授信,累计授信7.5亿元,惠及农户7228户,发放贷款超5亿元。

强化用工保障。该县建立常态化招聘制度,稳步扩大就业服务覆盖面。2023年,全县62家企业注册更新发布招聘信息,发布岗位821个,招聘人数5108人;通过举办“春风行动”、“返乡就业”、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组织开展招聘会3场、集中招聘活动7次,为189家企业招聘人才593人。持续创新就业服务形式,在全市率先开发唐河县“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就业服务、培训评价、线上劳动监察等功能,实现阳光就业、智慧就业。

强化用地保障。该县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多元土地供应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发证工作,破解农村企业用地问题。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实现动态储备产业用地1500亩以上。全面推行“交地即交证”改革,实行“四证联发”审批新模式,落实“用地清单制”改革;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优化土地供给方式,助力项目快速精准落地,切实做到“土地等项目”,让企业“拿地即开工”;围绕审批服务提速提效,持续优化工程建设审批流程,深化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灵活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减少企业拿地成本。

截至2023年底,唐河县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0万户,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超过1.5万户,同比增长69.08%,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全市第三。招商引资提档升级,市级新签约项目87个,合同引资868.56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4个,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4个,3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

为企护航 法治环境更加规范公正

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该县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有效加强各类监管的衔接配合和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该县先后与湖北省枣阳市、驻马店市泌阳县、南阳市官庄工区建立跨区域、跨部门执法联动机制,以“智慧监管”手段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监管内容全要素、监管流程全闭环、监管执法全协同、监管数据全共享。

推动差异化监管。该县按照高风险企业70%、中高风险企业15%、中低风险企业5%、低风险企业2%的比例,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于信用风险较低的个体工商户,采用“不见面、零打扰”的“双随机、一公开”网络检查,为企业提供“无事不打扰,没事不检查”的宽松环境。实施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制度,推动信用与重点领域监管深度融合,提升监管效能。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该县研究出台《唐河县2023年“企业生产安静日”实施方案》《唐河县规范入企执法优化涉企服务工作方案(试行)》等政策文件,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建立覆盖全县营商环境职能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各类企业的“唐河县清廉护航‘码’上行”监督平台,全面推广涉企执法备案和扫码入企执法制度,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该县聘请42名营商环境体验官深入政务服务大厅、开发区及企业一线,查找问题、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常态化开展市场主体评议活动、加强“有诉即办”窗口建设、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和体验官的社会监督作用,多渠道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23年,该县共组织开展市场主体评议活动3次,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体验官“访一线、亲体验”调研活动6次,收集各类反馈问题及意见建议41条,协助恒通光电、亚盛电器等12家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受到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唐河县将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中心,以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为主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政策落实质效,顺势而为、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近悦远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以一域精彩为全局添彩,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唐河力量。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