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邓州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职、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要求,激活信息联通、风险联控、事件联处“三联协同”工作机制,夯实主动创稳根基,有效防范化解涉稳风险隐患,确保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坚持“信息联通”,关口前移抓好风险排查
邓州市乡村三级主要领导脑中时刻装有涉稳风险的“全景图”,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摸清涉稳风险底子,畅通信息上报渠道,为风险防控打下坚实基础。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信息收集:一是“五情联动”做好各类风险的收集。每周五对全市舆情、诉情、警情、访情、民情及上级交办指令情况进行研判,形成周报及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年共上报舆情线索970条、诉情21535件、警情48256起、访情2156批3718人次、民情5442件。二是综治中心指挥部做好风险的办理。聚焦指令的闭环管理,2023年共接收上级指令3158条,其中省交办598条,涉及4922人次,日均8.65条、13.48人次,全部及时办结反馈,并落实“四定四包”措施,确保人员不上行。三是“7+N”形势研判会做好风险点的上报。每周三对村(社区)、乡镇(街、区)、市直单位和信访联席办公会提交的风险点进行筛选,对于高风险等级隐患提交市委风险研判会议决策。由于做到信息联通、闭环管理,从而使市领导随时掌握风从哪里来,险从何处生,做到有的放矢,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坚持“风险联控”,凝聚合力筑牢创稳根基
强化对重大风险问题的预警、分析、研判,做到手中有风险防控的“工具箱”,凝聚乡镇、部门、单位合力,共同发力,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主要是落实了“五项”工作机制:一是落实信访联席办公会议机制。市乡两级认真落实《关于推进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体化运作的意见》,坚持“周日研判防周一、狠抓周一防一周”和越级上访每周复盘工作会议,将上周信访突出问题解决情况挤墙角,集体研究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138个。二是落实重大信访事项“12410”工作机制。对于重大信访事项、赴京省宛越级上访事件,按照要求做到第一时间劝返,2小时内报告市领导,4小时内由分管副市长(分包领导)牵头研究,拿出具体处理意见,每天向市联席办报告一次进展情况,直至问题清仓见底。对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或者重大舆情的信访问题,强化应急处置,每月对赴京省宛市上访的突出信访问题,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由分管副市长(分包领导)牵头负责限期予以解决。邓州市坚持以点带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拓宽民意收集渠道,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从解决具体问题到破解同类难题,着力办实事、解民忧、促发展。三是落实风险研判机制。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坚持每周召开风险研判会议,全年共研究解决疑难复杂案事件42个,有效化解了民政局下属殡仪馆工作人员社保问题、MOCO新世界问题楼盘、广亿万返租问题等一批影响城乡社会发展的突出涉稳隐患。四是落实平战结合机制。建立安全稳定工作“25条”底线平时和战时模式负面清单,强化考评管理,确保实现本质安全和长治久安。去年以来,因重大活动和敏感时间节点期间越级上访,共追究11个单位责任,党政纪处分6人,有力促进了平战结合机制的落实。五是落实“两量两率”考评机制。通过强化考评,倒逼乡镇(街、区)和市直单位,高度重视信访量和万人信访发生率、刑事治安案件发案量和万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工作,去年赴省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67.85%和69.34%,赴京上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92.5%、93.2%;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分别下降13.96%、26.26%,信访形势和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坚持“事件联处”,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对于机制例会决策事项,紧紧牵住处置风险隐患的“牛鼻子”,全力抓好分工协作和处置化解,确保重点工作内容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落下。主要是紧紧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紧紧抓住重点时间节点的管控。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分别由政法委、公安、城管、属地乡镇(街、区)人员,组成“四合一”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专班,强化对城乡12个重点区域的管控,守牢了“25个不发生”工作底线,尤其春节期间全市未发生任何影响安全稳定的案事件。二是紧紧抓住重点事件的管控。年底是欠薪和拖欠工程款的高发期,在元旦春节期间,邓州市在市人社局成立了根治“双欠”指挥部,高效妥善处置各类欠款、欠薪问题75个,协调解决资金达3.16亿元,杜绝了围堵市委市政府现象。针对特定利益群体稳控化解任务重、难度大问题,由市委政法委副科级以上干部,分包每个特定利益群体稳控化解工作,并督促牵头市直单位做好日常排查,一旦发现不稳定苗头,及时联调联处,确保稳定。邓州人口多,非正常死亡事件时有发生,若不及时妥善处置,极易引发网络舆情,为此邓州市成立了13个市直单位“一把手”和28个乡镇(街、区)党委书记为成员的非正常死亡案(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设立了200万元应急救助周转专项基金,全年共依法及时稳妥处置各类非正常死亡案(事)件166起,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三是紧紧抓住重点人员的管控。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百日攻坚”,压实“五位一体”管控责任,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分级分类精准管控和动态排查,实现了精神障碍患者杀(伤)人案件“零发生”,命案发案数由2022年的10起降至2023年的1起。持续开展未成年人安全保护专项治理及护苗行动,“一对一”帮扶特殊未成年人354名,全方位呵护特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督导,特别是“三办一乡”和重点单位严格落实水域管理主体值守巡查制度,强化联动巡查,实现了未成年人溺亡事件“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