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丰富应用场景 建设“零碳”家园

发布时间:2024-03-11来源:宜商南阳

分享:

近年来,镇平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多样性绿色低碳应用场景。

推进生态建设,打造如花似玉锦绣城。一是厚植生态底色,筑牢绿色屏障。近年来,镇平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站位全局,聚焦生态,着力推进林业建设,连续多年年营造林面积10万亩以上,全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坚持典型开路、全域推进,高标准建成G207、S240、S239、县乡绿化示范廊道以及农田林网示范片区14个。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抓产业、提效益”,聚焦苗木花卉、特色林果产业,狠抓玉兰、月季、杜仲、大枣、樱桃产业,打响玉兰、樱桃、杜仲品牌,提升苗圃场国家木兰良种基地建设标准,繁育并推广木兰、杜仲、樱桃、月季等名优良种。落实“月季倍增计划”,巩固扩大“三个一”(1条月季大道、1个月季游园、1个月季基地)月季工程建设成果,建设月季大道1030米、月季游园120亩、月季基地210亩。经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巅到湖泊,从广场到庭院,片片翠绿点染着镇平大地。二是以花为媒,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春季的镇平繁花似锦,彭营镇冯营村顺欣古桩苗木基地,百花争艳,花香四溢,沁人心脾,360亩的月季千姿百态,绚烂夺目。该基地月季品种已发展到1000余个,有绯扇、粉扇、金凤凰、夏洛特、黄金玫瑰等。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以花为媒的“花经济”正成为镇平县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花经济”带动旅游产业,既盘活了土地、扮靓了乡村,又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围绕假日游、近郊游,镇平县累计吸引社会资本6.6亿元,建设廉政主题“百荷园”、七彩沟“百花园”、樱桃沟“百果园”、顺欣古桩“月季基地”、红岭窝“生态养生基地”等,打造近悦远来的生态旅游区。以花为媒,奏响了水清、民富、生态美的发展乐章。三是统筹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家园。从东城的雪枫公园到西城的赵河公园,从城南的玉兰园到城北的牡丹园,一个个绿地游园正拔地而起,一大批绿地游园相继建成,建成绿化面积10万余平方米,种植绿化苗木12万余株,让出门见绿、推窗见景成为市民生活的标配,“公园+城市”的生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城市中“绣”出绿色发展新画卷。在大造林大绿化工程中大力推进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乡村主干道“五级”通道绿化工程,栽植玉兰、桂花、紫薇等树种100余万株,栽植通道生态林1万余亩,实现全县道路造林绿化全覆盖。春风吹来满城绿,用最美的画笔描绘出镇平生态文明的山水长卷,为镇平建成“南阳市先进制造业隆起区、河南省数字经济先行区、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区、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赋能增势。

推进环境优化,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一是突出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围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作物秸秆禁烧、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全县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99%,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化肥利用率40%。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73%,农药利用率达到45%。2021年,镇平县被全国农技中心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2022年,镇平县荣获2022年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二是突出示范先行,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抓“六清”、治“六乱”,实施“六大行动”,集中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累计达9万户,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0%,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全县累计创建“美丽小镇”8个,“四美乡村”86个,“五美庭院”7.3万个。2023年张林镇和14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单位。老庄镇凉水泉村被评为全市首批和美休闲乡村。三是推进燃气革命,建设和美乡村。着力在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大气环境上下功夫,彻底改变农村以往“黑烟直冒、煤灰乱飞”的现象,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在杨营镇建成3000㎡的天然气站一座,铺设主管网45.8公里、次管网163.2公里,通至15个行政村,覆盖63个自然庄,1.2万余户农户从中收益。农户安装使用燃气后,相对使用液化气灌,每罐可节省40%-50%的费用,平均每户每年可节省200-350余元。

推进绿色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转型。2023年我县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310余兆瓦,新增50余兆瓦。深圳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在全县布局建设1200MW分散式风电项目。瑞茂通(河南)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一期)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国电投浙江公司、协合新能源公司分别在我县规划建设20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二是实施节能减碳技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成了南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3000t/d和6000t/d生产线节能降耗、智能化改造(一期工程6000t/d生产线节能降耗改造)项目节能减碳技改,年节能10431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329吨,减少氨水消耗2492吨。2024年,谋划建设南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6000t/d熟料线燃料替代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建设360t/d替代燃料利用生产线一条,年处理替代燃料约7.38万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节约燃煤5.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36万吨,年可实现净利润450万元,项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三是加快发展静脉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镇平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遮山镇静脉产业园建设,已建成“废电器电子拆解区”、“废旧机电拆解加工区”、“废旧汽车拆解区”、“废钢回收加工区”、“废塑料回收加工区”及“线路板回收加工区”等城市高值废弃物处置区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目前,静脉产业园建成区已达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2家,该产业园也成为全国50家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之一。镇平县正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推进“零碳”交通,鼓励绿色出行。2023年,投资800万元,建成镇平县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镇平县盛通客运总站充电站,建成充电桩30余座,可同时为近百辆新能源汽车充电。同时,大力推广绿色出行,实现县城区公交和市县公交电车化,鼓励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新能源化,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县城区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步道和非机动车道。积极倡导“135”(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方式。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