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发布

发布时间:2024-02-26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

近日,“聚力谋发展 亦企赢未来”2024年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十大行动方案》)。十大行动包含51项措施,其中数据制度试点、全域场景创新等12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属全市首创。今年,经开区将实施聚链升级、创新领航、数字标杆、绿色转型、开放共赢、全域场景、金融惠企、人才高地、服务便企、法治护航十大行动,以一流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大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经开区将安排不少于200亿元资金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实现“靶向定位”扶持企业发展、精准服务优化产业生态、产业聚集引领区域发展;政府采购预算总额约17.84亿元,涉及35家采购人、315项政府采购项目,为经开区打造“宜商”标杆注入新活力;经开区计划供应60个项目,总用地面积275.65公顷。

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介绍,2023年亦庄新城工业产值达5200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产业投资总量全市第一。

孔磊表示,通过十大行动实施,今年年底,经开区计划形成30家以上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突破130家;率先建成 2000P 智能算力中心,年内再增加2000P算力规模;为企业提供不低于10亿度绿电;累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900项;用好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100亿元基金、经开区10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的同时新设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通过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引留用培”全链条服务体系;围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和服务,全面打造“亦庄服务”品牌。

大会现场,各职能部门还围绕重大投资项目、年度供地计划、政府采购意向、产业招商政策和空间资源发出2024年亦城机遇清单,这正是十大行动中的一项“全市首创”举措。与之呼应,中建集团、京东集团、小米汽车等企业代表也发出了采购需求和场景需求,期待着与经开区企业共同发展。

当天,经开区还首次评出2023年亦城百强企业100家、卓越创新企业30家、社会贡献企业20家,并为获奖企业颁奖。刚刚上榜2023年亦城百强榜,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唐黎明说,在这场盛会上,看到了今年亦庄的产业发展蓝图,也看到了其中的诸多机遇;看到了亦庄对企业过去付出的肯定,也看到了对企业所需所求的关注。

在重点项目签约环节,从建设航空航天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动机结构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全国总部,到建设智能化装备系统多条产线,再到建设汽车零部件产线,大会促进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北京经开区。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