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邓州市紧盯涉法涉诉类低效用地整治,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实施清算、清场、托管、盘活、处置“五步工作法”,高效盘活涉法涉诉类闲置土地厂房10余万平方米,新招引入驻化纤产业项目4个,为打造百亿级化纤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
一、完善工作机制,搭建高标准组织架构
成立低效用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涉法涉诉类低效用地整治工作专班,实行日通报、周调度、月总结,实施重点督办和落后约谈制度。一是建立“专班+属地+开发区”三层责任落实机制。由工作专班对租户实行“一户一单位”分包、服务制度,细化压实责任,定期组织观摩评比,推进工作落实;发挥属地街道服务保障职能,做好后勤服务和群众工作;推动开发区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综合协调作用。二是建立涉法涉诉低效用地巡察机制。将开发区涉法涉诉低效用地问题纳入巡察工作,全面检视在节约集约用地领域的问题,着力解决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动真碰硬、扎实整改,增强巡察整改落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涉法涉诉低效用地审计机制。由审计部门牵头,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巡察办、法院等部门对涉法涉诉类低效用地情况进行专项审计,通过查阅土地征收台账、出让台账、案件卷宗等相关资料,撰写审计要情,提出一企一档跟踪督办、部门协作合力处置等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存量土地的盘活。截至目前,已召开3次常委会专题进行安排部署,共开展2次开发区涉法涉诉低效用地问题巡察、1次专项审计调查。
二、创新“五步工作法”,推动土地盘活处置
针对涉法涉诉类低效用地项目大部分资产被法院查封、主要债权人多为银行的特殊情况,组织法院、债权人、业主、国有平台公司深入研究,探索实施边利用边处置的“五步工作法”。一是清算。以法院为主,对项目涉诉案件、债务债权、资产管理情况、现状使用情况等进行梳理清算,在充分掌握各方诉求的基础上,建立低效用地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和更新。二是清场。对企业内部非法对外租赁的租户,实行一企一方案一清单,组织精干力量进驻项目现场,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做好相关业主的思想工作,将闲置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的政策措施宣讲到位,督促业主主动退还房租,依法进行清场。三是托管。协调业主、法院、主要债权人共同同意后,将企业资产委托给国有平台公司进行管理利用,对产生的投资和效益进行核实登记,依法纳入最终清算“大篮子”,解决查封状态下先行利用问题。四是盘活。国有平台公司受托后,全面落实“标准地”模式,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对老旧厂房进行装修整备,纳入标准化厂房管理范畴,对外出租盘活,助力招商引资。五是处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实无力自主盘活的依法采取破产清算、司法拍卖、政府统筹运用财政资金实施土地收储等方式进行处置,再通过公开出让方式确定新的土地使用权人,对地块进行再利用。
三、坚持依法依规,坚决守牢底线红线
坚持“法”字当先、协调为主、联合联动的原则,守牢化解老矛盾不制造新问题的底线,稳妥推进盘活利用和司法处置。一是加强协调联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根据土地管理有关要求,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非法租户进行监督执法,推动“小散乱污”企业依法取缔和规范经营;司法部门充分发挥司法审查职能作用,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确保多点发力、高效协同推进。二坚持依法依规。整体盘活工作在法院的参与指导下实施,市纪委、审计部门全程监督,聘请专职法务人员,做到决策必有司法依据、必听法务意见,保障企业合法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维护好营商环境。三是注重引导沟通。注重与企业沟通对接,积极宣讲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宣传关于盘活闲置资产、加快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意义,最大限度赢得企业的支持理解和配合。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关注企业、租赁商户动态,把解决企业原有问题作为重点,为企业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