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访谈

主题专访:专访南阳市人防办主任李绍华

2018-09-25 来源:

分享: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南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每年的9月18日为警报试鸣日,今年的9月18日也将听到人防警报鸣响。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南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绍华同志。有请李主任走进我们的访谈栏目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市人民防空工作的情况。欢迎李主任的到来!

李绍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们好!很高兴来到南阳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网上交流。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人民防空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李主任好!下面我将代表广大网友向您提问近年来每年的9月18日都能听到人防警报鸣响,警报试鸣的目的是什么?

李绍华:一年一度的防空警报试鸣,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试鸣,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教育。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思想,牢记国耻、勿忘历史、警钟长鸣。

主持人:防空警报是如何发放的?

李绍华:根据《河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全省统一组织警报鸣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每年9月18日为警报试鸣日,我市在9月18日当天通过警报控制器统一发放警报信号。

主持人:防空袭警报信号有哪几种?

李绍华:国家规定防空袭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主持人:什么是预先警报?听到预先警报时应怎样行动?

李绍华:预先警报是预先告诉人们敌人即将空袭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袭的准备。规定音响信号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安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主持人:什么是空袭警报?听到空袭警报时应怎样行动?

李绍华:空袭警报是表明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警告人们迅速隐蔽。规定音响信号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主持人:什么是解除警报?听到解除警报时应怎样行动?

李绍华:解除警报是表明该阶段空袭已结束,空袭警报解除。规定音响信号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 

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 ,还会出现房屋倒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可能染毒或染菌。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由于空袭打乱了社会和家庭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各类人员应遵守战时的有关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使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主持人:公民对人民防空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李绍华: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应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是:防空袭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应当承担的人民防空义务是: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

主持人:人民防空经费由谁负担?

李绍华:人民防空经费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中央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列入中央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列入地方各级预算。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负担人民防空费用。

主持人:人民防空与国防的关系?

李绍华: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空袭兵器的发展,空袭已成为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独立阶段和主要作战样式,是国家在战争中面临的主要威胁,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它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二、它是国家防空的重要分支,对于保存战争潜力具有战略意义。三它是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内容,对配合军队作战具有重要作用。

主持人:常规空袭有哪些防护措施?

李绍华:(1)伪装:主要是通过种种隐真示假手段遮蔽欺骗敌人的侦察监视,达到不被敌人发现的目的。(2)疏散:指在战争爆发前后,把城市内的人员、物资、工厂、设施等,有计划地分批疏散、转移、搬迁到安全地区,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减轻城市供应负担,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3)躲避:利用有利的地形和不良的气象环境,都能起到较理想的躲避防护作用。如:林地、沟渠等地形物和雨天、雾天、黑夜等气象环境,可以躲避敌人的侦察;假山、坚固建筑物等,可以遮蔽弹片和冲击波。(4)掩蔽:利用人防工程和地下(地面)坚固设施进行隐蔽。这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主持人:我们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人防知识宣传的专栏,有介绍人防“五进”宣传的,具体“五进”是什么?都有什么作用?

李绍华:“五进”是指人民防空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工作,做为“五进”工作的延伸和拓展,今年我市还开展了人民防空宣传教育“进家庭”活动,印制了《2017年南阳市中小学生暑期人民防空知识进家庭》宣传页18余万份,发送给市中心城区中小学生,便于学生和家长学习防空防灾知识,掌握防护技能,具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五进”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人防建设环境,凝聚人防建设合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预防和抵御灾难的素质和能力,推进人防建设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主持人:怎样搞好人口疏散的组织领导与实施?

李绍华:城市人口疏散涉及到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和广大公民,工作量大,十分复杂,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行动。为了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防空法》规定,“人民防空疏散必须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实施,任何组织不得擅自行动。”实施人口疏散时,一般由城市人口疏散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公民应听从人口疏散指挥部的号令,不能擅自行动。
       主持人:人口疏散的时机应如何掌握?

李绍华:城市人口疏散影响面大,掌握疏散时机极为重要。疏散过早会给疏散人员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增大接收地区的负担;疏散过迟则会增加人员伤亡。在战时,城市人口疏散的时机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早期疏散,是发现战争征候,形势紧张时,组织的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是在国家转入战争状态或遭敌空袭时组织的疏散。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紧急疏散将是主要的疏散形式。

主持人:

谢谢李主任,通过今天的访谈,相信大家对我市的人防工作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李主任做客我们在线访谈节目,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