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工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修订完善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推进措施,着力在项目建设、数字赋能、产业集聚上下功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
强化项目支撑。以制造业“双十”项目为抓手,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大项目。谋划实施乐凯华光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高阻隔膜、大华集团第二智能制造基地、汽车智能底盘系统创新基地等高精尖项目,加强协调对接,争取项目早落地、早开工。重抓重推食品产业园、电驱产业园、中欧产业园、智能化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龙成集团发动机单晶叶片、10亿件中小透镜、高新区投资集团智能穿戴和智能显示模组制造、中建材南阳碲化镉发电玻璃封装模组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蓄足产业发展后劲。
加速数字赋能。出台实施2023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年共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69个,年度计划投资621.69亿元,1—6月,完成投资368.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9.3%。今年,30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省第四位;新增省级智能车间(工厂)26家,居全省第二位;新增企业上云1482家;11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居全省第2位;7个产品(系列)入选省绿色设计产品,居全省首位;西峡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省绿色工业园区,为全市首例。
强力育链强链。依托市服务中心和万人助万企两个平台,对全市21个优势产业链进行优化,组建产业基金、金融生态、上市培育、人才引育、税务服务、平台企业等6个助企强链工作专班,进一步促进金融、人才等关键要素有机衔接,高质量推动助企强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1—6月,绿色食品产业规模达到688亿元,同比增长23.7%,预计全年突破1500亿;数字光电、汽车及零部件、特种钢、中医药等9个产业链正向300亿至500亿级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