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直击隔离点!新甸铺镇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2-05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分享:

初冬的夜,慢慢地降临,渐渐地吞没了整个天空,可有一个地方,却始终亮着灯,一群“闲不住”的医护和基层干部不是“闲聊”、准点给“客人”做检测,就是串房捡垃圾、送餐送物做义工,从深夜熬到白昼,从白昼忙到深夜,困了倦了,也不休息。

这里是抗疫的“特殊战场”,也是隔离人员的“健康港湾”。在新甸铺镇集中隔离点,共有二十余名基层干部、医护人员等临危受命,在镇党委书记陈冬禹、镇长张可带领下昼夜坚守,演绎着“隔离不隔爱”的暖心故事。 

主动请缨,冲向抗疫第一线

网上曾流行一句话:“你所谓无聊的家,正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这也是隔离点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走进集中隔离点,意味着我们也被‘隔离’了,我们是党员,在党和政府、群众需要的时候,必须站出来,冲向第一线!”镇党委书记陈冬禹这样说。

疫情发生以来,为快速有效地隔断病毒传播,新甸铺镇迅速启动隔离点改造、医学观察、业务培训和规范管理等工作。为保证隔离点高效有序运行,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陈冬禹任组长、镇长张可任副组长的隔离点管控专班,并从全镇抽调二十二名干部组成了隔离点工作组,任命镇党委副书记刘林地担任负责人,负责隔离点全面工作,班子成员带队24小时值守。

“各隔离点按照‘三区两通道’标准规范运行,设置清洁区、污染区、缓冲区和医护通道、隔离人员通道,下设医学观察组、消杀管控组、人员转运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镇长张可说,对应这些工作小组,分别配备医护人员、消杀员、信息员、安全员、后勤保障员、警察和若干服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保障隔离点健康有序运行。

每天早上从7点起,直到凌晨两三点,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忙碌。隔离点工作人员没有任何怨言,默默奉献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为尽早战胜疫情,传递着爱和温暖。

坚守初心,让党旗高高飘扬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伴着党员干部们的铮铮誓言,一个“临时党支部”在新甸铺镇集中隔离点正式成立。

面对繁杂的工作和被感染的风险,每一个人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规范完成每一项任务和每次服务。首批隔离人员中,不乏慢性病患者、老人等特殊人群。对于老人,安排人员一对一专门照顾,做到随叫随到,即时贴心服务。隔离点负责人刘林地说道。

“为了及时掌握返乡人员信息,研判人员管控政策、安排返乡人员“点对点”转运,手机24小时待命。”新甸铺镇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人魏晓静说,每天除了为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处置突发情况,还要统筹安排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叮嘱做好防护,事必躬亲,难免少了对家人的关怀。“家里全靠丈夫照顾,每天深夜回到家丈夫和孩子都已经睡觉了,早上天不亮就走了,孩子连见一眼妈妈都难,有时候感觉挺愧疚,每当说到这里时魏晓静都潸然泪下……。”

以点为家,给群众家的温暖

疫情的突然袭来,却有人毅然冲向“特殊战场”,用爱心与担当、奉献与坚守,为隔离人员安全筑起坚固的防线,新甸铺镇集中隔离点带班领导于清泉就是其中一员。

11月7日,隔离点接收首批隔离人员。他作为带班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承担起隔离点核酸检测、安全管理、环境消杀、餐食配送、垃圾清运等各项工作。“与隔离群众打交道,需要付出真诚服务、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从心理安抚到生活起居,从买日常用品到满足老人、婴幼儿等人员的不同需求,事无巨细,不管多累,都得设法满足。”在每天只休三小时的情况下,“连轴转”了20多天时间,但提起每天的工作感受,于清泉依然是热情满怀。

“参加工作有些年头了,但当隔离点带班领导是头一回,面对颇具挑战的新工作,作为党员就要知难而上,勇担党和人民赋予的担子。”在隔离点,于清泉即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面对团队经验不足、工作又繁多、隔离人员抵触情绪多等现实问题,他和团队经常是昼夜不停的忙碌,每次脱下防护服,早已是大汗淋漓。就这样,这个组成的“临时大家庭”通过日夜奋战,让隔离群众感到家的温暖。

纸短情深,真情服务赢好评

“隔离这几天,我们没有见过你们的脸,没有与你们说过太多话,但我们看到了你们坚毅的目光闪闪,看到了你们疲惫的身躯却依然矫健,更感到你们的服务和大爱心肠暖暖!”11月22日,新甸铺镇隔离点收到一封暖心的感谢信。这封信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饱含着深情厚意。

“我们这个点较特殊:一是设置时间最早,最先完善设施,里面值班人员都是最强、最专业和最有经验的,面对突发情况处理流畅;二是返乡学生较多,孩子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需要特别看护和服务,每位学生衣食住都要照顾到。”

进驻隔离点后,为尽快掌握留观人员情况,在每间房间门口都张贴有值班人员电话,有事打电话,24小时服务。“吃的好、服务好”是隔离人员对这个隔离点工作的评价。问起新疆返乡人员程兵夫妇有无生活困难时,他却说,“没有困难,我们从风险区回来就要配合家乡的防疫政策,即时为大家好也是为家人好,谢谢你们”。程兵夫妇去新疆务工已经四个多月,家里只剩老人和孩子,来到隔离点时已经下半夜了,值班人员及时给他们送去了被褥、泡面、开水等生活物资。

冲锋在前,传递着爱和温暖

“集中隔离点工作千头万绪,有时候一忙就是一个通宵,从建立隔离人员档案,到联系物资医护用品,再到整理资料文件、信息上报,甚至隔离人员性格、喜好情绪,这一系列工作都需事无巨细,每一名隔离人员都要考虑到。”带班领导张想华说道。

“隔离点所有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待命,对外他们要负责隔离点的信息联络、后勤保障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对内他们要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为隔离人员疏导情绪以打消一切顾虑;还要多方面对接,对隔离人员从生活、饮食、居住等方面给予照顾,真诚服务每位隔离人员。”提起20多天驻守隔离点的工作,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回家的带班领导杨文艺这样对记者说。 

在隔离点工作的每一位同志,他们是默默付出的逆行者,是不畏艰险的孤勇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听从安排,一直坚守在隔离点,日夜奋战防控一线。奔波的脚步,匆忙而坚定,虽然工作很累很辛苦,但他们始终一往无前。

在驻守隔离点的每一天,他们用心用爱做好服务。用每一顿暖心的饮食,每一次细致的消杀,每一次周到的服务保障,每一句简单的叮咛嘱托,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凝聚起和传递着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