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阳医专三附院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在确保正常诊疗工作的同时,百余人的核酸采样队再次集结,闻令而动,迅速投入到示范区“清零行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去。
医专三附院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按照示范区疫情指挥部统筹安排,多次组织召开职能部门协调会,周密部署,妥善安排,优化流程;各点位采集人员总是提前到达,与社区工作人员默契配合,确保整个过程既顺畅又规范,全力守护辖区居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物资分发:精准快速
在每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前,物资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何时接到工作通知,物资分发组的护理部主任胡海霞和院感办主任曹炳丽总是第一时间响应,做好人员分组与物资领取与发放工作。
为了实现精准、快速发放,细心的胡海霞制作了领取台账,各个采集点位的人员按表领取,不多不少。采样物资中最不好保管的就是核酸的箱码与管码。为此,胡海霞每次都会提前为采集人员备好塑封袋,将上万份的管码分成十个一份装袋,挑出二维码无损而无法使用的管码,再发放给每个点位的采集人员。
在“清零行动”中,示范区的采样时间提前至凌晨3点,怕影响物资发放效率,胡海霞干脆吃住在医院,不分昼夜地进行人员调配和物资搬运、发放、清点、整理工作,总是要确定所有点位人员都领取完毕,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核酸采集:风雨无阻
早上5点起床,准备好核酸采集用品,联系好其他同事,医专三附院核酸采集队员周红艳急匆匆赶往示范区龙王庙社区朱湾社区采集点,全员核酸检测在早上6时准时开始,她要赶在群众排队前,做好采样前准备。
从6时准时开始到中午12时结束,周红艳和同事两个人需要采集3000余人。按照采集的规范动作“左三下、右三下、后三下”,每采集一次后进行一次手部消毒,她们平均十五秒就需要完成一次采集。一上午时间,胳膊不断地抬起放下上千次,肌肉钻心的刺痛。站在寒冬的冷风里,俩人背上的汗水依然不断。
实验室:24小时连轴转
从平时状态到全员检测,核酸检测实验室里的核酸标本量大幅增加,但是核酸报告“出炉”的速度却不减。
一辆辆装有标本转运箱的运输车到达实验室以后,工作人员开始接收标本。他们需要将双层密封包装的标本喷洒酒精做好消毒,逐管进行数量核对、登记,装架送入实验室,保证标本数量无误,为快速精准实现异常标本的溯源和复核提供保障。
实验室内,接到核酸采样样本后,检测人员便开始争分夺秒的工作,不停地穿梭在运行的设备之间,从上机到出具核酸结果,最快可以4个小时搞定。
10余人的检测团队面对10万多份的标本,启动“战时状态”,“白+黑”轮转工作模式。虽然放弃了休息时间,但“高效、规范、精准”三项原则他们始终坚守,无数次与病毒“亲密接触”却毫不畏惧,只一心想着要以最快的速度揪出病毒,为疫情防控筑牢严密的“防护墙”。
信息录入:争分夺秒
如果说完成核酸检测是工作的前奏曲,核酸结果录入则是关系全员核酸检测成功与否的最后一关。
从第一批到最后一批核酸结果出具,信息录入组工作人员要从中午忙碌到凌晨甚至天亮,将十几万人的结果信息进行核对上传。为了确保全区群众第二天的正常出行,他们有的累到有胳膊抬不起来,有的右手肿胀,熬夜到凌晨,只为让结果快速、准确的出具,不影响核酸结果的查询。
看似一份简单的核酸报告,几秒钟的采样,背后却从早到晚、各组人员相互配合、持续奋战才能够完成。每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医务人员从未缺席;每一天的诊疗工作,大家全力保障质量与安全。南阳医专三附院医务人员,用初心与担当诠释着防疫的决心,守护着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