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柴局长你好,欢迎走进南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党员当先锋、企业当主力,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这一鲜明主题,请问柴局长,交通运输部门应如何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柴钧:建强副中心,交通做支撑。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对标襄阳、宜昌在副中心城市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发展方面一些好的先进理念、创新做法,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强化措施、务实重干,努力当好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开路先锋。“十四五”时期,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将锚定三高要求实现突破跃升发展:
一是锚定目标,高质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科学组织、精准调度,全力强措施、增投入、抓节点、盯进度、挖潜力、保投资,持续掀起施工高潮,保持大干攻坚态势。全力推进郑西高速双西段等6段、292公里的在建项目建设,年内建成通车郑西高速双西段、渑淅高速西峡至淅川马蹬段,新增通车里程66公里,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加快推进唐河复航一期省界至马店段项目建设,构建畅通的水运通道。加快实施G312线宛唐交界至遮山段改建工程等12个、344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改造项目,推进南阳至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社旗县3条快速通道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促进城市组团发展。积极推动实施“通村入组”延伸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桥梁完成3000延米,打造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二是精准发力,高水平优化交通枢纽布局。坚持快速网、干线网、基础网一体推进,把握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加速成网关键机遇,厚植交通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带动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综合交通大动脉,畅通城乡交通微循环,加快推进桐邓、嵩内、方西、郑南前期工作,强力推进土地预审和土地组卷的报批,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形成“两环八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力争成为“十四五”期间全省首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城市。加快推进内河航运发展,做好港口和临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推动南阳加快构建“空水铁公”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促进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交通经济优势转化。
三是笃行实干,高标准创建最优建设环境。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坚持“高位推动、高频调动、市县联动”的工作机制,想方设法推动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做好服务保障,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创造最优环境。扛牢主体责任,积极与发改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等单位协调,紧紧抓住土地预审、组卷报批等关键环节,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压实属地责任,督促项目沿线政府加强与铁路、电力、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突出抓好项目征地拆迁、“三线”迁改、土源保障等工作,推动项目大干快上,尽早建成达效。夯实资金保障,积极研究投融资政策,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创新和运用市场机制,打通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流入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我市交通建设。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交通运输发展大会上提出的“明确一个目标,把握三大机遇,完善四个体系,实施好‘1711’工程”指示要求,开拓创新,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实现弯道超车、直道冲刺、跨越发展,为建设副中心城市当好开路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好的,感谢柴局长做客我们在线访谈栏目,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留言,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