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万里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南阳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及关注。近年来,我市实施健康南阳战略,加强全周期健康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一、优化健康管理政策协同,推动健康南阳建设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决定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南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的方针,2020年5月印发了《健康南阳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16项专项行动,通过这些行动的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力,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南阳行动实施以来,市政府出台了《健康南阳行动实施方案》《健康南阳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制定《健康南阳行动(2020———2030年)》,明确了健康南阳行动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29个部门为成员的健康南阳行动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健康南阳行动的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推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推委会的日常工作。成立16个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各专项行动的实施和监测工作,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实施健康南阳行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制定《健康南阳宣传方案》,建立健康南阳行动常态化宣传机制,大力宣传健康南阳行动,增强全社会对健康南阳行动的认知度。印发《健康南阳行动监测评估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建立了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提高了监测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监测评估考核工作,全力推动16项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全市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强基层基础服务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健康管理机构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对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的能力。截止2021年12月底,我市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1家,创建成功社区医院52家。
二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现阶段的服务内容主要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等十二大类。
三、建立健全人口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是打基础,建立了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南阳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南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部分数据整合,初步实现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南阳市政务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为全民健康信息跨机构、跨层级、跨区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打下基础。现已接入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骨科医院等55家二级及以上医院、220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超过5500家村卫生室(含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是做应用,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体系。开展“电子健康码”便民服务。以“电子健康卡”为依托,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一卡就诊、一码就诊,持续推进诊间支付,支持各种常用的在线支付方式,推进“一站式”结算。截止目前,全市“电子健康卡(码)”累计发放160万张,使用超1200万人次。在整合各医疗机构业务系统和医疗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整合,为全市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00万份,实现部分医疗机构门诊信息、院内检查检验信息和妇幼筛查信息线上查询,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建立统一的市级医疗便民服务平台。通过“健康南阳通”微信公众号,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骨科医院等9家医院开通掌上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口腔医院等15家医院开展在线问诊,可为公众提供掌上医院、就医导航、预约挂号、公共卫生信息发布以及在线问诊等医疗健康服务。
三是保安全,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制定和完善了《南阳市卫生健康委网络安全制度》《网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和《南阳市卫健委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工作中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健康数据保密规定,建立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严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户资料、诊疗数据等。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在基层落地生根。广泛实施健康教育进家庭、进乡村、进学校,加强基层健康教育阵地和队伍建设,省市医疗机构帮扶县区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全覆盖。2021年全市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4703次,参加人员670695人次。培训乡村医生、基层骨干人2.62万人,培训家庭明白人95.68万人,发放处方、明白纸、实用工具115.10万份,健康科普文艺演出22次,义诊人数34.02万人。市级医院对县级医疗业务帮扶病例1830例,创建健康促进学校1627所,发布公益广告、信息37347条,更新宣传栏、墙体广告10311个,20家市县级医院与全市16个县区进行结对帮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高。通过一系列努力,2021年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4.78%,超过国家规定的20%的标准。
二是进一步加大媒体传播力度。在南阳广播电视台、南阳日报等传统媒体设置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播放公益广告、刊登重点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健康问题制作成系列健康知识进行传播。2021年全市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4011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新16134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3548种,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4072194本。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3423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99590次,共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330578小时。
三是积极组织实施“健康南阳行·大医献爱心”专项活动。围绕妇幼、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传染病、肥胖、近视等重点健康问题,在中心城区及新野县、内乡县开展专题活动。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弘扬仲景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健康南阳志愿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全市常态化开展十万医护人员“初一、十五”进基层“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持续推进健康南阳建设,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健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人口健康信息全程可追溯、可查询、可利用,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能力,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南阳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2022年4月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四科 0377-63161299
联系人:张 建
邮编: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