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向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诚信南阳体系》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为引领,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抓手,以应用创新为驱动,全面建设诚信南阳体系,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易贷”方面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有力助推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
一、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政策体系
及时调整南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将56个市直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先后研究制定《南阳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宛政办〔2016〕82号)、《南阳市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宛政办〔2018〕26号)、《南阳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宛政〔2018〕24号)、《南阳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宛政办〔2020〕17号)、《南阳市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宛政〔2022〕2号)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体系,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用监管、信用联合奖惩等工作提供了依据和规范。
二、全面归集共享,建立信用档案
一是夯实平台基础建设。将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作为诚信南阳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重点推进,实现了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的跨部门共享和互联互通,有效支撑公共信用评价、信用监测、联合奖惩、信用修复等服务,实现了信用数据共享共用。
二是狠抓信息归集共享。出台《南阳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完成对54个市直部门公共信用信息的目录编制工作,共梳理出1921条信用信息目录,实现12个县区、54个市直部门数据自主上传,累计归集“双公示”数据667.56万条,归集信用信息数量达8.1亿条。持续推进企业社保、纳税、公积金、水、电、气、仓储物流、知识产权等信用信息归集并不断更新。
三是开展信用综合评价。出台《南阳市企业公共综合信用评价办法》,根据归集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纳税、涉诉等公共信用信息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动态更新,在“信用南阳”网站公开,所有社会公众均可免费查询、下载,同时提供在线申请信用修复和异议投诉等功能。
三、强化信用应用,大力推广“信易贷”
一是大力发展“信易贷”。充分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河南省“信豫融”平台(南阳站)、市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河南省“互联网+就业创业”综合应用平台、河南省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等信用融资服务平台,将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至银行机构,鼓励银行机构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发放纯信用贷款,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截止目前,我市向全国“信易贷”平台共享数据9000多万条,市域各类“信易贷”平台累计入驻金融机构62家,获得信用融资服务的中小微企业达到40288家,信用贷款规模达到298.52亿元。
二是大力推广“宛美e贷”。南阳市“宛美e贷”平台将市公共信用平台与南阳市信用联社信贷系统对接,共享市信用平台法人信息核验、企业基本信息验证、企业红黑名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27类信用信息数据,有效利用大数据进行风控模型的设计、客户信息的交叉验证,实现了客户信息更详实、准入客群更广泛、客户识别更精准、风险防控更有力、普惠金融更有效的新型信贷服务模式。截止目前,“宛美e贷”入驻各类市场主体27228户,成功授信7983户4.96亿元,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提升了企业融资效率。
三是探索完善个人信用分应用。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按照《南阳市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宛政〔2022〕2号),结合全市各级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各级组织共享至平台的个人信用信息,统筹全市个人信用积分的标准制定、目录编制、模型设计、信用评价、异议受理、推广应用、授权查询服务等工作。按照“开放数据,取之于民,服务社会”的宗旨,探索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以包容、慎审的态度开放可共享的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
下一步工作中,市政府将持续建设完善诚信南阳体系,更好支持金融机构产品研发、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不断丰富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跑出企业融资贷款加速度,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最后,感谢您所提的宝贵意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2022年7月14日
承办人:张 丹
联系电话:63162229
邮政编码: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