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示公告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21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2021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国家和省工作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纵深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定期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工作。各级党委(党组)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党校(行政学院)培训重点内容。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巡回宣讲47场次;组织全市1.4万余名各级领导干部和法治工作人员,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网络培训班。二是加强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县处级领导班子及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市委进行报告,推动述法工作常态化。三是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市委常委会、市委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专门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听取法治政府建设专题汇报,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印发《南阳市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制订《南阳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南阳市市直行政机关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共性清单》《南阳各县(市、区)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共性清单》,起草编制《法治南阳建设规划(2021-2025)》《南阳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南阳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等规划方案,推动法治南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四是着力提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传达学习贯彻《行政处罚法》等新施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依托南阳市“讲政策、讲机遇、讲落实、争一流”大讲堂,举办南阳市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组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莅宛授课,举办南阳市法治机构人员培训班、服务型行政执法培训班和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班。

(二)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一是优化再造政务流程。印发《关于开展“四减一造两提”事项梳理的通知》(宛政服组办﹝2021﹞2号),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同步对接河南省政务服务网,24个市直部门297项业务共压减579余项材料,不见面审批率为95.41%,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为64.01%,事项时限压减比例93.1%。以“用户思维”改进政务服务,南阳市“宛快办”APP荣获中国城市APP综合示范奖。二是健全权责清单管理机制。对市直部门取消、下放或调整的政务服务事项严格审核,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审批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2021年完成市直33个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并依法在市政府网站予以公示。三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印发《南阳市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实施方案》(宛政办﹝2021﹞34号),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扎实推进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一件事智慧审批同城通办”,实现中心城区个体工商户登记“一件事同城通办智慧审批”。四是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宛办〔2021〕7号),截止目前全市已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54件,查处涉嫌假冒专利案件2件,处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88件。五是加快推进放权赋能改革。成立全市放权赋能改革工作专班,探索构建“255+X”模式,初步梳理出第二批市“赋予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清单”共计115项,进一步加大放权赋能工作力度,扩大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重点领域立法立规成效凸显。立足南阳实际,推进城市管理、营商环境、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制度“立改废”,加快制度和政策供给,出台政府规章3部,政府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二是立法工作机制日益健全。严格落实“1543”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政府立法计划与人大立法计划的衔接与配合,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选取河南天工集团等6个基层单位作为第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三是规范性文件管理不断完善。印发《关于做好市政府及政府办公室文件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审核范围,统一审核标准。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级把关、三级审核”工作机制,加强对所有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最大限度消除违法隐患。

(四)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一是全面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贯彻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出台《南阳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暂行办法》,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大”程序。二是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作用。市政府进一步强化法治力量,组建由12名专职律师、法学专家和3家律师事务所组成的高素质法律顾问团队,为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决策、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发事件应对提供法律支持,全面防控政府法律风险。2021年,累计向法律顾问派发任务委派函245份,汇总法律顾问书面意见256份。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等领域的综合执法改革,配齐配强执法人员,加强数字技术平台建设,深化“智慧监管”;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全市220个乡镇均设立综合执法中队,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证件日常管理,累计注销收缴离岗人员执法证1800余个。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对执法信息公示情况、行政执法案件办案质量实时监督。扎实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培育工作,探索建立行政处罚从轻、减轻处罚和免于处罚“两轻一免”清单,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合计制定从轻条款67条、减轻条款21条、免于处罚条款201条。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活动,印发《南阳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宛政办〔2021〕16号),公布市级清单88个行政事项129项证明。三是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持续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发挥示范单位引领作用,推荐申报第二批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单位2个,积极参加河南省首届服务型行政执法比武活动并荣获三等奖。建立完善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22个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共梳理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第一批)266个,并制定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指导,着力实现同类行政违法行为数量有效降低。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注重采取提示、示范、辅导、引导、规劝、约谈、建议、回访等非强制性方式,减少行政争议,降低行政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及时答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主动公开投诉电话、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及时处理并反馈投诉信息,接受公众监督。二是加强审计监督。2021年共完成市本级审计项目62项,被相关单位采纳审计建议1070条,努力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审计监督全覆盖。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网站第一平台作用,开设法治政府建设专栏,及时发布服务事项、规划信息、市场规则和执法信息等内容。实行政务公开清单模式管理,多渠道多媒介公开政务信息,不断提高政务公开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市政府门户网站全年共发布动态信息11756条,公开市政府、市政府办文件102件、公示公告34件。

(七)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扎实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市本级及13个县(市、区)进行行政复议职责整合,完成一级政府只设立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的改革核心任务。依托行政复议调解服务中心,配合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机构,深化行政争议调解工作。2021年,市政府共办结行政复议申请291件,无超期办理案件。其中,直接纠正(包括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行政行为49起,占比16.8%;经调解或释明后终止(包括自愿撤回、自愿放弃、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的73起,占比25.1%。80.4%的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阶段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落实《河南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豫政办﹝2021﹞34号)和《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宛政﹝2017﹞7号),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支持和配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活动顺利开展。全市一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0.76%,二审出庭应诉率93.10%,位居全省第一。三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为依托,加强“一村(居)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支民调员队伍”建设,努力筑牢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基础。全市92.6%的行政村(居)已配备法律顾问,累计开展“法律明白人”专场培训987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28785人。全市成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4452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2819名;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21个。全市信访秩序日趋规范,2021年赴京、省信访批次同比下降16.8%,依法信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需要进一步深入;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政执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改革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中央、省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具体工作部署,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目标,固强补弱,务实重干,推动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实现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新突破。

(一)统筹推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成立南阳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建立督导机制,建立并坚持月汇总、季督查、季讲评制度,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二)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充实工作力量,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探索建立行政复议申请引导、转送以及集中承办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我市行政复议工作水平。

(三)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层级监督,严格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程序,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有效规范涉企监管执法,减少执法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涉。强化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

(四)加强法治力量建设。加强各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法治机构建设,配强符合资质的法治机构专业人才,切实保障人员力量、经费等与其职责任务相适应。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提升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