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91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4-30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910号提案的答复
吴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北艾做强宛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的关心及关注。近年来,南阳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艾草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研发、养生保健服务、培训等全产业链系统性蓬勃发展的格局。全市现有艾草种植面积24万亩,野生艾草年开发利用12万吨,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艾草企业1529家,全国经营南阳艾产品的网络电商3000余家,艾绒产品占据全国市场的70%以上,年销售破百亿。围绕推动“南阳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建立艾草行业质量标准体系。为充分发挥南阳道地药材品质优势,推动南阳艾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于2019年12月出台了《南阳市艾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明确了艾草种植标准和产品标准。2020年,按照《规划》要求开展艾草种植、艾叶等相关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截至目前“南阳艾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和“南阳艾鲜叶质量标准”两项地方标准已通过立项评估。
   二、做好“南阳艾”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认证。根据艾产业发展需要,2018年由市政府授权南阳艾草产业协会作为申报主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南阳艾”的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目前已进入公示期。通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提高了“南阳艾”产品信誉度和附加值,推动艾制品向发达国家生态产品认证靠拢,极大增强了“南阳艾”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三、开展南阳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研究工作。2016年与南阳理工学院合作开展南阳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研究工作,筛选了艾草等16种道地中药材进行基础性研究。通过采集浙江宁波、湖北蕲春、河南南阳、河南汤阴及河北安国五地艾叶,从艾叶本草考证、艾叶性状特征、艾叶与艾绒显微特征、艾叶出绒率、艾叶挥发油及单体成分含量、艾叶黄酮类成分含量及艾绒燃烧学特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评价艾叶道地性、合理开发利用我国艾叶资源及制定艾绒标准提供依据。
   四、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高端艾制品研发制造。以南阳医专的“南阳市艾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阳理工学院的“张仲景方药与免疫调节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郑州大学、北上广等地研发机构为科研平台,进行高端艾制品研发创新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现开发有艾绒、艾条、艾柱、精油、灸器、自贴、洗护等系列医用、保健、日用产品六大类近二百个品种,获得多项知识产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五、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聚。目前,南阳艾草企业的现代化、产业化、集聚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和研发设计能力持续提高,逐步走出了一条“南阳艾”品牌化、品质化发展之路,在改进生产工艺、拉长产业链条方面引领、带动着国内艾草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有条件的县区规划建设南阳艾草产业集聚区,社旗国医仲景产业园、卧龙蒲山艾草园、宛城瓦店艾草园、宛艾文化产业园等均已启动。
   目前,《南阳市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南阳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南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南阳市艾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正在逐步落实。南阳立足于打造世界最大规模的艾草全产业链高端健康服务业发展集群,持续巩固壮大“南阳艾”品牌,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世界艾乡”的既定发展目标。同时,我们也渴望加强包括安阳汤阴在内的各传统、新兴艾草之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艾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南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21年4月2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四科 0377-63161299

联系人:张建

邮编:473000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