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35年)》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7-16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一、起草依据

《南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35年)》起草依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康养产业发展政策。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发〔2016〕32号)、《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发改社会〔2019〕1427号)等。

二是河南省康养产业发展政策。包括《“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豫发〔2017〕2号)、《河南省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豫政办〔2017〕10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中原行动的实施意见》(豫政〔2019〕26号)等。

三是南阳市各类规划与基础资料。包括《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2015-2020年)》(宛政〔2015〕53号)、《“健康南阳2030”规划纲要》(宛发〔2018〕18号),南阳市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等基础资料。

二、文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规划以“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生态发展、市场驱动、服务惠民”五大发展原则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健康南阳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吸纳集聚能力和影响力,全力打造全国健康养生之都、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规划》共分四部分,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实施路径、规划实施与机制保障。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规划》依据现有法律法规、标准及基础资料,结合南阳市实际编制,规划期限为2020年-2035年。《规划》认为南阳市独特而丰富的自然生态,中医药、文旅等产业基础,历史人文等康养资源和区位地理特点是南阳市发展康养产业的核心优势,而如何寻求与省内外已有康养型旅游度假目的地的错位发展路径,抓住南阳中医药和文旅康养特色,打造南阳康养“核心IP”,建立自身品牌效应,是南阳发展康养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和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健康南阳建设政策机遇下,南阳市需要通过打造核心康养产品,形成康养龙头企业,吸引外地康养群体,将康养产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群优势和品牌效应。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规划》立足南阳市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发展契机,坚持“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生态发展、市场驱动、服务惠民”五大原则,提出以文旅、中医药等优势资源和康养产业共享客源、共同促进、产业融合为发展思路,把南阳市建设成为区域康养产业发展高地、全国康养产业示范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康养之城。

到2035年,建立集群化、高端化、服务化、多元化、信息化的南阳高端康养产业体系,各区县形成一批国内知名、独具特色的康养产业集群,形成全产业、全域型康养产业网络结构,实现全市康养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4%,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生态休闲健康养生城市。

第三部分,实施路径。《规划》提出南阳市康养产业“2+1+X”产业体系,明确康养产业发展路径,提出双核引领、轴带联动、三心带动、三区协同、多组团支撑的康养产业空间格局,确定南阳康养产业重点项目发展时序。

产业体系。构建以文旅康养、中医药康养为主导,以数字康养为支撑,以特色康养产业为亮点的“2+1+X”的康养产业发展体系,为南阳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引擎。其中“2”是主导产业方向,包括中医药康养和文旅康养两大产业。“1”是先导产业方向,以数字康养产业为南阳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X”是重点特色产业,包括玉石康养、田园康养、膳食康养、花卉康养、禅修康养、体育康养等。

发展路径。一是推动康养产业与中医药、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拓展产业价值链条,实现共享客源、共同促进。二是通过多维度、多渠道的营销模式,塑造南阳文旅康养特色IP,形成具有南阳特色的文旅康养产品品牌,提升南阳文旅康养产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三是强化京宛合作,通过对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外脑,引进优质医疗、教育、产业资源,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培育数字康养新兴产业环节。

空间布局。整体形成双核引领、轴带联动、三心带动、三区协同、多组团支撑的康养产业空间格局。在现有康养产业发展格局基础上,分别以南阳市中心城区为支撑核心、淅川渠首为示范,以西峡生态康养产业、邓州中医药康养产业、方城农旅康养产业中心为带动,以生态康养、农业康养、文化康养为依据形成三大产业片区,以文化、旅游、中医药以及其他特色优势资源所在聚落为载体形成不同康养产业功能组团;依托国道、铁路等主要通道东西向形成康养产业联动发展轴;南北向形成康养产业综合服务带。

发展时序。近期以南阳中心城区和淅川渠首为重点建设板块,全力推动宛城区张仲景健康文化园、医圣祠项目和淅川县渠首景区、霄山生态旅游区、软籽石榴庄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支撑示范南阳康养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区域。中期以南阳特色功能组团为重点建设板块,推动与中心城联动的鸭河工区,以及方城、南召、邓州、镇平、社旗、新野等县市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南阳康养产业功能组团。远期围绕康养产业高端专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培育工程,通过对接北京产业高地推动专业性人才培育基地和科研机构建设,打造康养产业发展长期动力。

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与机制保障。为保障规划实施,《规划》建议:一是成立专班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统筹协调南阳康养产业发展全局工作。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做好规划评估和检查考核工作,保证规划实施效果。三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探索建立康养社区、康业体系标准,探索建立康养产业大数据平台。四是鼓励支持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康养产业相关专业,支持建设培育康养产业实用技术技能人才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康养健康产业学院、南阳院士小镇、张仲景医药高层次专业人才“531”培育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五是通过强化与人大国发院等机构的合作,举办在河南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不同主题的康养高峰论坛,推出“国际张仲景养生节”等主题活动,强化南阳“康养圣地、养生之城”的形象定位,树立南阳康养之城的品牌形象。


相关链接: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南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35年)的通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