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访谈

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访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郝以昆

发布时间:2021-05-25来源: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南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本期访谈邀请到的嘉宾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郝以昆。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特殊的区域位置决定了我市肩负着保障水质安全的重任。郝局长,请您介绍下目前调水水质状况,以及我市在保护水质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郝以昆: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水源区涉及南阳市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4个县市,汇水区面积6362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汇水区总面积的82%。丹江口水库正常蓄水面积1050平方公里,其中南阳境内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占48.2%,水域一级保护区面积45.0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157.42平方公里,均在南阳境内。输水干渠南阳段全长185.5公里,约占干渠总长的七分之一,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总面积850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59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791平方公里,是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最重地市之一。

近年来,南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保水质”目标,大力实施碧水保卫战,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切实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经监测,调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压实水源地生态环保责任。制定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出台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沿线水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行动方案,明晰目标、任务、责任;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对汇水区及干渠沿线各县市区的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责任。同时,全力打好水源地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涉水行业准入,坚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审批原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先后关停库区和干渠沿线规模以上企业1163家,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500家,取缔库区养鱼网箱51279箱,整治干渠两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31个。在汇水区乡镇建成投运垃圾处理场(含中转站)2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26个。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运用人防+技防+物防模式,成立水源地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常态化巡察和部门联合执法,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环库区及入库河流建有1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个浮标站,环库区设立了20个人工监测断面,实现了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全覆盖。

主持人:郝局长,请您谈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如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南阳视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呢?

郝以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是生态环境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5月15日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和各县市区分局均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部署,切实把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转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正走好水源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实际行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集体学习、专题辅导、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迅速传达到系统内各级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职工,并且把学习宣传贯彻情况作为全系统党建述职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落实。加快推进实施《南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0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全市大气、水、土壤春夏秋冬四季污染防治攻坚系列行动,健全监测监管体系,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不断提升监测监控应急科学管理水平,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执法,坚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全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队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支撑。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时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那么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呢?

郝以昆: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作为南阳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切实履行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职责,全力做好水源地和185.5公里干渠沿线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坚强的生态环境保障。

一是科学谋划“十四五”水源地生态环保工作。“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门将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谋划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程项目,为打好水源地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重污染项目建设,严守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详查丹江口水库汇水区污染源,加强环境隐患排查及整治,深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努力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加强环库区生态隔离带和干渠两侧生态廊道建设。继续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严打环境违法行为,严防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三是持续推进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十四五”时期,将加强数字水源地建设,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库区及汇水区域)“空天地潜”四位一体的创新立体动态监测网,实现水质分析预警和污染源溯源分析。加强水质监测评估,每月对丹江口库区及重点河流断面进行监测分析,每年对库区水质109项因子进行全分析、开展环境质量状况评估,及时、全面、准确掌握丹江口水库及入库河流水质状况,保证库区水质安全。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实时对汇水区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修订相关应急预案,组建市县乡三级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郝局长做客我们在线访谈栏目,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