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我市召开“两个高质量”的南阳社科实践新闻发布会,介绍市社科联在理论武装、社科规划、咨政服务等方面工作和2021年工作谋划情况。
2020年,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两个高质量”这个主题主线,抓实抓牢社科“研究、普及、服务”三个环节,坚持在打基础中谋发展,在谋发展中促创新,在促创新中求突破,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72项社科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等。推出了两个项目建设。一个是《南阳历史文化辞典》编纂出版,先后组织领导、专家、学者200余名,编写初稿200余万字,词条5000余个,目前已进入定稿送审和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对接阶段。另一个是配合市委组织部启动“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锻造工程”,先后组织“怎样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征文比赛、“乡村书记大讲坛”等,充分发挥社科助力脱贫攻坚作用,受到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充分肯定。
2021年,市社科联要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突出主题主线,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上取得突破。积极打造以“理论学习号”“理论宣讲号”“理论研究号”三列“动车”为主体的“南阳理论动车组”,通过“南阳讲堂”“社科知识大篷车”等载体,深入开展“五进”活动,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本地话”结合起来,把“专家讲”与“大家讲”结合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把握重点关键,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取得突破。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南阳实践,围绕“十四五”时期南阳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南阳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实践探索,组织社科专家联合攻关,定点聚焦,把社科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南阳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动力。三是聚焦主责主业,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上取得突破。围绕南水北调文化、楚汉文化、中医药文化、衙署文化、玉文化等南阳精品文化资源进行专题研究,推出更多富有南阳特色、南阳风格、南阳气派的社科研究成果,彰显社科宛军的品牌实力。四是紧跟时代步伐,在助力社科宛军进军网络主战场上取得突破。在健全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驱动发力,鼓励社科专家学者进军网络主战场,当战士而不当绅士,把课题转化为话题,把深度转化为温度,把理论转化为舆论,让网上主旋律更加响亮,网上正能量更加强劲。五是激活“联”的功能,在构建南阳大社科上取得突破。一方面,破解“封闭”“孤岛”思想,牢固树立“开放”“港口”观念,积极搭建互融、包容社科大平台,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注社科,支持社科,让社科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科联11名兼职副主席作用,让社科界“五路大军”掰掰腕、赛赛跑、出出汗,让社科宛军握指成拳,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