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南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南阳市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梅同志。2019年以来,全市科技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两轮两翼”战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请张局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张梅:2019年以来,全市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8家,比2018年增长36%。新培育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8家、占全省的六分之一。新培育省新型研发机构1家,实现了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零的突破。争取省院士工作站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创新联盟1家。争取省以上科技项目80多项、科技经费比2018年增长30%,其中争取省重大科技专项5项。组织实施10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20个突破口项目,有力提升了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市科技局牵头实施的创新引领型企业和市厅合作专题在市委、市政府“九大专项”29个专题绩效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市委巡察整改“回头看”有效开展,市科技局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强,党建高质量迈出坚实步伐。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全局上下精神面貌、工作效能获得新提升。
主持人:今年我市科技工作目标是什么?
张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全面谋划“十四五”科技发展、打好科技创新主动仗的关键之年。南阳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两轮两翼”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我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重点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市厅市校市院和京宛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科技金融、科技扶贫“八项工作”,着力加强党建提升履职能力,通过主动工作,强化服务,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为高质量建设大城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具体目标是: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1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科技创新券项目40项,争取河南省“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有新突破。组织实施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项目150个,组织实施河南省科技贷项目20个,争取省科技贷款额实现新增长。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0家。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家。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新增长。
主持人: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哪些方面工作?张梅: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重点,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以对外科技合作为重点,着力提升开放式创新水平。四是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重点,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五是以研发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六是以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为重点,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七是以“引育用”为重点,大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八是以科技扶贫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科技振兴。
主持人:今年我市重点在哪些领域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项目?
2020年,我市要加强与省科技厅“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的深入对接和超前布局,围绕制约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以我市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骨干企业为重点,筛选确定10个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化优势明显的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重点支持和组织实施,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个,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步伐,解决一批制约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争取在智能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部分技术领域抢占行业制高点,推进我市主导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其中先进制造业重点抓好防爆集团的“核四代核级电机” 和“高速异步电机”、龙成集团“新型高效连铸连轧结晶器”等关键技术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光电产业重点抓好中光学集团“4K光学投影机”、“车载摄像模组系统”等项目的组织实施,推进企业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抓好乐凯华光“纳米银线胶片”和“免处理CTP版绿色制造”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农业重点抓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和肥料增效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发展领域重点抓好大气、水、土壤和面源污染防治科技创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
主持人:我市在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梅: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龙头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授予奖牌,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2019年,我市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金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政策培训为重点,全年开展大规模的科技培训6场次、小规模培训30多场次、“一对一”辅导服务350多场次,参加企业1500家以上,新培育创新引领型后备企业151家,其中分三批向省科技厅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0家、新认定68家,申报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2家、新认定8家,新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8家、省级550家,我市基本上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百强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等为支撑,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补充的创新引领型企业梯队。
主持人:我市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梅: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予奖牌,分别给予建设单位一次性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补助。对促成技术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按技术合同交易额的5%给予补助,单个技术合同补助最高10万元,同一机构每年补助最高30万元;对我市高校、科研院所承接市内企业研发项目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的项目,按照技术合同交易额的10%给予补助,承接单位每年补助最高100万元;对引进转化市外技术成果的企业,按技术合同交易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主持人: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做好科技扶贫工作?
张梅:一是深入实施县(市)创新引导计划、科技惠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扶贫项目,支持贫困县特别是脱贫攻坚重点县加强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支撑县(市、区)主导产业发展。二是抓好抓实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一二五”工程,引导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园区、科普传播基地等开展绩效考核评价,推动其提质增效,带动脱贫攻坚。强化对各县(市、区)科技扶贫督导考核。
主持人: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
张梅:为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复工复产,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便利化科技服务,我市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一是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技术研发与推广,二是积极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科技项目,三是坚持推进全流程互联网办公, 四是引导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优化服务,五是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支持力度,六是推动科技特派员创新开展科技服务。
主持人:谢谢张局长,通过今天的访谈,相信大家对我市的科技工作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张局长做客我们在线访谈节目,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