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了我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
6月中旬我市将进入主汛期,当前,围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重点,我市开展了多项工作。全面压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重点落实了全市各类注册登记的水库492座(不含邓州市)的防汛行政、技术和巡查“三个责任人”共计1476人,以及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人2.1万余人。同时,强化预案修订完善,督促各级修订完善了492座大中小型水库以及2056处山洪灾害威胁区的应急抢险预案和群众转移方案;组织审批了鸭河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防汛应急预案等;重新率定了25座中型水库汛期限制水位和全市重要河道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等防汛特征值,并制订了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工作计划,目前全市10条重要河道的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正在编制中。
入汛以来,全市水利行业各级各单位严格防汛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监控天气、雨情、水情、工情变化。同时,强化问题排查整改,印发了《关于做好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认真查找风险隐患,及时消除影响安全度汛的各类问题,市水利局成立3个检查组,分3个片区组织督导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严格落实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措施,组织跨汛施工项目逐一编制安全度汛方案,逐项制定汛期值守、应急处置等环节在内的安全责任清单,落实物资、人员、设施设备等抢险准备;充分摸清现有山洪监测预警设施状况,做好维修养护和设备检测;建立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编、宣传、培训和演练。全力推进2020年度山洪灾害防治和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坚持做好防汛、抗旱两手抓,加强旱情监测预警,科学制订用水计划和抗旱预案,进一步完善抗旱工程设施,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做好抗旱设施维护,着力提升水工程蓄水、补水、调水、引水能力,全方位保障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