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答复

《关于建立南阳市道教文化旅游之路的提案》

宛政字〔2019〕1号

发布时间:2019-12-04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分享:

宛政字〔2019〕1号

李泰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南阳市道教文化旅游之路”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南阳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所提的建议很好,对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集山、林、河、湖、泉、洞、玉、石为一体,融楚汉文化、三国文化、衙署文化为一城。现拥有文化旅游资源单体3104个,其中自然资源占47.86%,人文资源占52.14%,特色突出、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堪称全省之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方向,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持续推进文旅融合,把建设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列入全市九大专项之一重抓重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止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园区11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A级景区43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9家;星级宾馆73家;旅行社68家,农家宾馆1300多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20个。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98.6亿元,占GDP比重为4.16%,总产值337.6亿元。全市共接待游客6229.5万人次,同比增长19.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4.8亿元,同比增长30%。2019年春节期间我市游客接待量在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排名前60个城市中位列第20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当前,我市正立足楚汉文化、三国文化、衙署文化等独特资源的优势,推动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市级层面成立由市政协主席为牵头领导、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责任领导,市委、市人大相关领导参与的市文化旅游专班,统筹推进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按照国家机构改革要求,今年年初挂牌成立了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作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专职机构。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组建,并将于近期研究出台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上下发展文旅的思想共识、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二是抓好融合载体。坚持用好项目建设这个载体来彰显文化,推进旅游。在建设国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重大专项重点支撑项目中,有以弘扬汉三国文化和诸葛亮精神的卧龙岗武侯祠文化园项目,有弘扬衙署文化的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项目,有结合楚文化推进的丹江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项目,目前均进展顺利。三是加大优质供给。把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作为优质供给重要方面,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初步确定打造佛教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衙署廉政、源头文化、圣人故里、山水风光、博物馆、赏花踏青、古镇街区、红色爱国主义等11条的南阳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其中,精心编制了镇平五垛山景区-内乡石堂山景区-西峡老君洞-淅川八仙洞景区-方城炼真宫景区-三贤山道观-南阳玄妙观等道教文化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道教文化“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
  此外,对于您提出的在白河砂岛上修建道观的建议,我们召集水利、城管等部门进行认真研究,认为目前不宜。白河作为南阳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湿地公园,水质保护是一项重要任务,加之白河现有防洪能力远达不到防洪标准,不允许在行洪区建设影响防洪的建筑物;白河现有河中岛是由淤泥沙土堆积而成的临时陆地,主要供野生鸟类栖息,不具备建设永久性建筑的条件。道教文化是我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发利用包括道教文化在内的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推动南阳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下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内涵,用旅游彰显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旅游发展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为南阳高质量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乃至河南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希望您继续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0377-63165675

邮编:473000

抄送:省政协提案委办公室(3份),省政府督查室(1份),南阳市政协(1份)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7月5日印发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