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先秦文化研究”急发征集令
《“不见冢”里“见”什么》系列文章自去年至今在南阳媒体上发表后,不仅吸引了中国先秦史学会的专家学者们前来南阳考察研讨,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热心读者的关注与热议。为了进一步挖掘南阳的先秦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南阳软实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并了解南阳的先秦文化,本报即日起联合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文化研究会,开展“‘南都实验中学杯’南阳先秦文化研究”有奖征集活动。
自2017年6月1日始,南阳媒体刊发文化学者、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白振国系列署名文章《“不见冢”里“见”什么》,大胆推测在辖区发现的“不见冢”古墓等古遗迹与“王子朝奔楚”事件有关,引发各界热议。
至2018年4月,学者们围绕“不见冢”,已在媒体刊发《“不见冢”里“见”什么》(一、二、三、四)系列、《王子朝奔楚探秘》《南阳“不见冢”西侧发现大型车马坑》《“不见冢”古墓四考》《“不见冢”为战国时期大型墓葬》《南阳:“藏书家”祖根地,“目录学”之鼻祖》等16篇研究文章。
2018年4月11日,中国先秦史学会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文化研究会”。
2018年5月11日,“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古遗址保护研讨会”在南阳鸭河工区召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说,单纯地以一历史事件为中心来举办学术研讨会,这在中国先秦史学会自成立以来尚属首次。
为了更好地研读历史,传承文化,本报特联合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文化研究会举办这次有奖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面向全社会征集。征集内容须紧扣“南阳的先秦文化研究”主题,内容要以小见大,可以从一位先秦人物、一件先秦文物、一个古墓冢、一桩历史事件等入手,围绕一个具体主题,挖掘和探讨南阳丰富而深厚的先秦历史和文化内涵,生动体现征集活动主题。对于读者所提供的先秦文物线索或实物,鸭河工区南阳金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组织文物专家进行免费鉴定并提供交流平台,日报记者将予以采写报道。
字数限制:每篇征集文章1000字~1200字。 活动时间: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为期一年。
评奖设置:征集活动结束后,评选出一等奖一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五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二十名,奖金各500元。
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文化研究会征集热线:13783778868、13937708866。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