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
2017年,我市各类大中专毕业生总量为6.2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往年就业流向看,小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和民营企业仍将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约占当年就业高校毕业生总量的80%以上。据市人才市场1月份至8月份统计,今年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岗位)依次为:营销、计算机、文秘、会计、机械设计与制造、土建工程。
“五大行动”护航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我市重点通过实施“五大行动”,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和就业困难对象帮扶工作,持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是能力提升行动,确保每名毕业生都能得到至少一次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二是创业引领行动,通过创业项目扶持、创业孵化补贴等扶持创业的措施,积极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三是校园精准服务行动,强化毕业生在校期间公共服务。四是就业帮扶行动,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发放《就业创业证》、办理求职登记、报到接收等相关业务和政策支持。五是权益保护行动,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营造公开就业良好环境。
截至8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76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4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创业培训836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7.9%。
搭建平台拓展就业渠道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我市结合实际,按照“突出两头(高层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抓好主流(中间层次毕业生)”的工作思路,积极搭建供需平台,拓展就业渠道,确保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
拓展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通过实施“三支一扶” 计划、“政府购岗”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潜力。
搭建供需平台,引导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沟通对接渠道。
提供便捷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成立市、县创业咨询专家团,培养创业咨询师队伍,组织专家开展创业辅导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
为推动就业创业工作转型升级,我市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无偿项目资金支持。落实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政策,面向初次创业的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发放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
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高校毕业生最高贷款额度10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最高贷款总额度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200万元。
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设置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加快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催生一批专业化的孵化基地。
全面落实就业援助政策
我市持续在强化政策落实上下功夫,积极引导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
开展毕业生就业帮扶。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作为就业指导、帮扶的重点,力争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及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方便毕业生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
落实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通过网站、招聘会、就业指导活动等,宣传、发布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及岗位需求信息,引导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活动。
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开发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公益性安置(包括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其间可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我市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7-09-22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字体:大中小】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