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相关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主发布词
南阳市统计局局长 时德清
(2016年12月20日)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国发〔2015〕34号),决定于2016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5年11月12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宛政〔2015〕55号),成立了 “南阳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市统计局具体负责全市农业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近一年来,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各相关部门,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7年1月1日,第三次农业普查将进入现场登记阶段,正式普查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第三次农业普查的背景、意义
农业普查作为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基本情况,准确把握“三农”发展变化最重要的统计调查。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查清我市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状况,找出发展差距和短板,这对市委、市政府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全面反映十年来“三农”发展新成果,迫切需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年来,我国“三农”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农业、农村、农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南阳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土地在加速流转,向种粮能手、种粮大户和农业经营单位集中的趋势明显加速,农村正在改变着几千年来一家一户几亩地,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空前提高,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正在脱离土地、走出农村,向城镇流动集聚,转向二三产业就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农村老人化、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通过第三次农业普查来摸清底数,将全面反映我市农业发展新情况、农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
2、监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迫切需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这次农业普查历时3年,2016年实施,2017年得出数据,2018年资料开发应用,正处于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各项工作任务查漏补缺、校正航向的紧要关头。通过农业普查,可以更加精准地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及时针对“三农”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制约因素,综合施策,补齐发展短板。
3、准确把握“三农”发展新变化,迫切需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开展这次普查,找准农业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弄清农村发展变化的规律,揭示出农民收入、消费、就业、居住的变化趋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有效地推进农村改革,更有力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
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基本要求
国务院《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6年份进行。1996年和2006年分别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今年将进行第三次农业普查。
普查的目的: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普查的对象和范围: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总体方案,这次农业普查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农村住户、村(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遥感测量对象以农作物种植地块为主,并包括其他与之相关的土地覆盖要素。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在我市涉及到214个乡镇、4000多个村(居)委会、209万农户、4万多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规模户,工作量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
农业普查的内容:概括来讲,第三次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从业者情况;二是土地利用和流转情况;三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情况;四是农业现代化进展情况;五是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情况;六是粮食生产安全情况;七是农产品销售与农村市场建设情况;八是村级集体经济与资产状况;九是乡村治理情况;十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十一是农民生活状况;十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与贫困户情况;十三是主要农作物种植等空间分布情况。普查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24时。凡是年末资料,均以普查时点数据为准。普查时期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凡是年度资料,均以普查时期全年数据为准。
农业普查的时间和总体安排: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规划》,这次农业普查工作从2015年6月起,计划于2018年底结束,历时约3年左右。大致分为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普查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6年12月)。主要工作包括:组建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配置普查设备、制定普查方案、培训普查人员、开展宣传动员、确定普查小区、组织清查摸底等。
第二阶段是现场登记阶段(2017年1-5月)。主要工作是:组织开展农户及规模经营户现场调查、完成乡镇表和行政村联网直报、复查验收普查数据等。
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及发布阶段(2017年6-12月)。主要工作是: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的审核汇总、质量评估、主要数据的发布和普查资料的编印。
第四阶段是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2018年1-12月)。主要工作是:普查总结和表彰、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普查成果的发布、农村统计调查基础信息系统的建立、普查文件汇编和归档。
三、我市在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
与前两次相比,这次农业普查涉及的范围更广,工作难度更大,质量要求更高。
一是在普查内容上。普查登记指标达700多个,既涵盖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又新增加了以前没有的规模农户、精准扶贫、土地流转等新内容,不仅要对普通农户调查,而且要对规模农业经营户、所有的行政村和乡镇进行全面调查,调查范围广、数据量庞大。
二是在普查对象上。农民众多、居住分散、流动频繁、土地经营状况复杂,增加了普查对象的识别、寻找的难度。同时,由于普通民众和生产经营单位更加注重保护隐私和商业秘密,一些农民和企业不愿意透露“家底”,入户调查面临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普查登记难度大。
三是在普查方式上。此次普查全面推进遥感、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乡村普查数据联网直报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普查的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将全面提升,同时也对普查的技术环境与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在普查范围上。我市农业经济总量大,农户居住分散,调查点多面广,尤其是山区、贫困地区交通、通讯不便,普查人员需要一一进入农户家里现场登记调查,工作条件更艰苦、难度更大。
五是在普查人员选择上。农村有文化的青年人大多数外出务工,要选择既真正熟悉农村工作、又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普查员难度也较大。
六是在普查数据质量上。由于农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解农业普查意义和指标含义难免有偏差,而且一些农村住户缺乏对日常生产经营和收支情况的记录,仅靠记忆整理填写普查表,数据质量把控的难度也较大,需要调查人员掌握一定的调查方法和技巧。
四、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步要求
进入2016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统一部署,全市上下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正式登记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组织保障落实到位。市县乡三级成立了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和办事机构,各县区普查办工作人员平均在20人左右,乡镇街道办事处普查办平均在9人左右;普查经费普遍得到落实,县乡两级经费多数已足额拨付到位,部分乡镇实行实报实销。
业务技术准备就绪。抽调各县区业务技术骨干,在内乡县组织开展了农业普查方案试点工作,模拟演练了普查工作全过程,通过试点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市县乡三级实行跨级培训方式,分别培训到乡、村、组,受训面达到百分之百;严格按照方案制度规定,一村、一组、一户不漏地对全市200多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普查区、小区划分和地址码编制上报;按照普查区划分,逐家逐户开展人口、土地、生产、生活、经营等基本情况清查摸底,为正式登记提供了扎实有效的普查底册。
普查物资准备基本到位。近200吨国家、省、市统筹配发的普查物资已发放到位95%;7000多台普查专用的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已全部配发到位。
社会宣传发动逐步升温。借助河南省第七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开放日现场活动在南阳举办的契机,以“农业普查福到农家”为主题,举办了声势浩大、贴近群众的第三次农业普查宣传启动仪式。会同市委宣传部,精心制定了全市普查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对市县乡三级的宣传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标准均作出明确规定。截至目前,我市主要街道、繁华地段、市县乡村组入口等地段,农业普查标语口号、宣传展板、悬挂横幅、电子屏幕、墙体广告等已相继发布;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已开始轮番播发普查公益广告。基本达到了“报刊有字、电视有影、广播有声、街道有横幅、路口有标语、墙体有广告”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效果。
当前,各级普查机构正集中精力开展清查摸底工作。入户清查任务结束,并不意味着清查摸底工作全面结束,清查摸底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正式普查登记的成功与否,当务之急是要组织动员各级尤其是县乡两级,以入户认真、调查准确、符合实际为标准,开展主要指标评估分析, 研判摸底底册的真实性、有效性。精心组织开展查漏补缺。各级普查机构要抓紧有限的时间,对普查员选聘及培训情况,对普查经费落实到位情况,对普查物资接收分发情况等等,认认真真开展一次再回首、再梳理、再比对,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保质保量完成登记前各项准备工作。及早谋划质量控制办法。坚持全程控制、全员控制、依法普查原则,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确保农普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我市各地“三农”实际情况。
2017年1月-3月,第三次农业普查将进入现场登记阶段,全市各级普查部门将组织开展农户及规模经营户现场调查、完成乡镇表和行政村联网直报、复查验收普查数据等。介时,全市17477名乡村干部和普查员将深入各位农民朋友家里进行调查登记,请全市农民朋友们积极参与配合。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和普查方案制度要求,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各项普查任务,确保南阳在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中取得圆满成功,准确摸清全市农业发展真实状况,为全市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农村发展进步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支撑,为市委、政府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