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推动我市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125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全市老年人体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老年人体育工作是老龄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生活和生命质量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的有效途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体育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老年体育工作网络不断健全,老年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日臻完善,老年体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老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的80%以上,老年人体育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老年人人口基数大、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还不够平衡,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体育健身需求和体育强市建设还不相适应。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和关心老年群体,站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从建设“三个南阳”的大局出发,把老年人体育工作作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不断推动我市老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国家、省“十三五”规划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具有南阳特色的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动员、组织、引导更多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体育健身权益,不断提高老年人体育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将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切实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人体育工作格局和政策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组织网络健全、骨干队伍壮大、场地设施完善、服务保障良好、健身氛围浓厚的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老年人体育工作实现有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经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比例达到90%以上,老年人体育工作在全省保持先进位次。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坚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工作方针,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老年人体育组织。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推动依法登记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引导城乡社区广泛建立老年人健身活动站点和体育健身团队,鼓励、支持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老年人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组织的引导和服务,按照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切实帮助解决人、财、物和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全力推动工作计划落实、活动经费落实、管理制度落实。支持和帮助各级老年人体协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工作机构,规范退(离)休领导干部在老年人体协兼职行为,聘用熟悉体育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管理日常事务,不断提高老年人体协“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律规范”的能力。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骨干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老年人体育项目管理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健身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二)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将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纳入体育健身圈建设内容,不断完善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设计和施工规范以及技术要求等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老年人数量和分布、地域特点以及体育健身习惯等因素,结合其他服务老年人的场地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统筹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在公园、广场、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老年人体育健身,对现有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建设室内、室外体育健身场地,配备适合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的器材和设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部的体育场地设施要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提供便利和服务。新建或改造老年人体育活动设施,要符合老年人工程建设标准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已有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场地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并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使用安全,不被侵占、破坏。积极融入扶贫攻坚工作,为贫困村配建健身场地和配置健身器材。
(三)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投融资渠道。将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基本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项目列入财政预算和投资计划。集中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事业的专项资金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需求;使用彩票公益金建设的“全民健身工程”要统筹考虑老年人体育健身功能,配置老年人喜爱、适用面广、便捷实用、健身效果显著的体育器材。要通过财政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共和民办体育场地设施免费、低收费向老年人开放,不断健全运营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对非营利性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按照规定减免相关费用。整合资源,加强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及卫生、文化、养老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积极兴建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
(四)广泛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按照“经常自愿、重在参与、就地就近、小型多样、文体结合、科学文明、有益健康”的原则,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支持、指导老年人体育组织利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纪念日、庆典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交流展示活动等,推动老年人日常体育健身生活化、经常化、科学化。开展好我市门球、象棋、太极拳(剑)、健身气功等老年人单项比赛和9月9日重阳节老年人体育交流展示活动;探索老年人体育项目融入市全运会赛事活动,定期举办全市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继续组团参加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和省全运会等老年人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国内外友好城市、南水北调沿线城市、周边城市老年人体育交流活动。积极引导老年人健康、文明、有序地开展广场舞活动,将广场舞纳入文化、体育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采取划片指导、结对帮扶、公益培训、展演展示等多种方式,探索规范老年人广场舞活动的模式。举办老年人体育活动要坚持“安全第一”和“重在参与、重在健康、重在交流、重在快乐”的原则,有条件的要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做好人身安全防范工作。体育部门要建立老年人体育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工作机制,积极为老年人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提供服务保障。
(五)培育发展老年人体育消费市场。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积极发展老年人体育健身产品和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引导、支持老年人体育组织积极参与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购买。积极发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业,提倡、引导老年人健康投资和体育健身消费,大力开发老年人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积极培育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鼓励、支持其研发老年人体育健身器材、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运动功能饮料、营养保健食品药品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六)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指导。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方法研究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导,通过举办体育健身培训讲座、健身指导咨询等形式,普及体育健身知识,传授体育健身技能。不断挖掘整理、普及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简便易行、科学、文明、有效的体育健身方法;创编符合老年人健身特点、具有文化艺术内涵、体现科学健身理念的运动项目和作品。引导、支持老年人体育组织培育形成具有南阳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和示范队伍,推动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传承和普及发展。
(七)推进老年人体育文化建设。鼓励、支持形式多样的老年人体育题材文艺创作,推广老年人体育文化。鼓励开展以老年健身为题材的诗歌、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览等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和引领广大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健身、享受生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把老年人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基本公共服务规划、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及时协调解决老年人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体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卫生和计划生育、农业、文化、旅游、工会、老龄、妇联、残联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齐抓共管的老年人体育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合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推动老年人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保障经费投入。老年人体育工作经费要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的原则,实现经费来源多渠道、多元化。各级财政要把老年人体育工作经费作为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的组成部分,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鼓励和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向老年人体育组织赞助和捐赠活动经费。
(四)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和倡导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开辟老年人体育健身专题、专栏,宣传老年人体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老年人体育事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树立健康老人典型等形式,宣传体育健身效果,传播“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长寿”等观念,增强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激发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