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南阳市环保局局长 王奇
(2016年11月23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环保局,对媒体记者朋友长期以来给予我市环保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宣传,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就今年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全市环境质量状况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截至11月22日,市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56.3%(184天),同比上升0.3%(增加了2天),重度污染天数比例为2.5%(8天),同比下降0.9%(减少了3天),未出现严重污染天气。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59μg/m3,同比(72μg/m3)下降18.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111μg/m3,同比(135μg/m3)下降17.8%;其他污染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浓度均值均未出现超标。
1-10月,中心城区四区卧龙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宛城区、高新区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为:60.7%(185天)、55.7%(170天)、54.4%(166天)、51.8%(147天)。
今年,10个县环境空气质量全部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至10月,优良天数比率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南召县99.67%,桐柏县、淅川县99.34%,唐河县99.02%,方城县、社旗县98.36%,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98.03%,新野县97.38%。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今年,我市地表水环境参与目标考核评价断面共计14个,分别是唐河埠口断面、白河新野新甸铺断面、白河盆窑断面、白河翟湾断面、淇河淅川高湾断面、丹江史家湾断面、丹江口水库陶岔断面、丹江口水库宋岗断面、老鹳河淅川张营断面、唐河新野梅湾断面、唐河方城夏河断面、湍河内乡怀乡桥断面、内乡大桥断面、刁河邓州唐王桥断面。1-10月,唐河埠口断面、唐河新野梅湾断面、内乡大桥断面达标率为90%,刁河邓州唐王桥断面达标率为70%,其他10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1-10月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区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四)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状况
1-10月我市在南水北调汇水区丹江河、老灌河、丁河、淇河、蛇尾河及丹江口水库共20个监测断面,达标率均为100%。
(五)全市城市河流水质状况
全市共监测城市河流54条,断流26条,梅溪河、汉城河、护城河、三里河、溧河正在进行水系综合整治,水质较好的河流有温凉河、唐河县三夹河、清水河、泌阳河、社旗县潘河、赵河、方城县潘河、桐柏县西小河、龙潭沟、银盘河、西峡河二道河等11条河流,均为Ⅲ类水体;邕河、官庄工区涧河、淅川县淅河、西峡县安子沟、莲花沟、八迭河等6条内河均为IV类水体;西峡县一道河为V类水体;新野县军民渠、农场沟、淅川县彪池河、西峡县古庄河、十二里河等5条河流为劣V类水体。
二、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进展情况
自去年8月我市全面启动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全市上下按照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没有举一反三组织整改不放过、环保长效机制不落实不放过、环境执法不严格不放过、环境质量不改善不放过的“五个不放过”原则,紧盯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南水北调汇水区水污染防治、唐白河流域环境整治、内河综合治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强化督导问责,加大财政投入,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列入全市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的8大类44大项171小项重点任务中,2015年应完成的123项已全部完成,2016年底前、2017年底前应完成和长期坚持的任务有48项,均按时间节点推进。
今年7-8月,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期间,我市共收到上级交办环保案件共31批143件。目前,所有交办件全部办结。全市共对79名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干部进行了党政纪处分,对2人实施了行政拘留,责令整改企业113家,关停取缔企业56家,立案处罚企业6家。
三、大气、水污染防治及农村环保工作进展情况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年初,我市明确以全面实施“蓝天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7月4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以来,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1+7+7”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控煤、控油、控尘、控车、控污、控烧”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9月20日,我市又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系统开展餐饮油烟、燃煤治理、背街小巷裸露道路硬化、渣土车、露天烧烤、庭院绿化、油品质量及“小散乱差”企业8个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环境质量分级管控、大气污染防治“十禁止”等多个配套措施,精准施策,强力攻坚,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10、PM2.5平均浓度下降比率在全省位列前茅。
截至目前,控尘方面,全市310家建设工地规范落实 “六全”防尘措施,除市政、民生工程外,施工工地夜间8:00至次日凌晨6:00全部限电停工;购置各类环卫机械设备225台、多功能雾炮车11台,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实施全覆盖清扫保洁;联合查处违规上路渣土车辆15237起;查处各类露天堆场161个;中心城区首批11家试点单位率先完成庭院楼顶绿化降尘工程。控污方面,4家燃煤电厂8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1家工业炉窑提标改造和4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全部完成,督促122家涉气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各项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关停、取缔162家“小散乱差”企业。控煤方面,全市152台燃煤锅炉已全部完成拆改或提标改造任务;取缔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点和禁燃区外散煤无照销售点273个;取缔、规范露天烧烤市场43个。控油方面,整治无油烟治理设施餐饮饭店1628家,查处违规加油站点928个,收缴油品26.69吨,没收加油机85台,处理涉案人员102人,403座加油站实行国五油品供应,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加油站669座、油库3座、油罐车122辆。控车方面,省定15407辆黄标车和16447辆老旧车淘汰任务已全部提前完成;建成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16家,满足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需求。控烧方面,国家卫星监测秸秆焚烧火点3个,比去年减少21个,下降87.5%,取得了历年同期最好成绩。
为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推进,我市建立实施市领导带队督、市直部门联合督、环保部门巡回督、高校督查员专职督的多级督查机制,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强化节假日督查,并从10月开始持续开展“零点夜查”行动,形成了立体化、全天候督查网络;同时,实施大气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监督。攻坚战以来,市大气攻坚办公开约谈工作推进缓慢部门及企业负责同志24名,通报批评工作不力县区政府及责任单位16个,对5名处级以上干部和25名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党政纪处分,实施财政扣款790余万元,受理大气有奖举报229件,进一步调动了全民参与大气攻坚的积极性,解决了一大批长期隐藏较深、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涉气环境问题。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围绕“三源两河一中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集中式饮用水源、淮河源,唐河、白河出境水,市、县两级中心城区内河),以水污染防治为核心全面实施“五水共治”。先后制定《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五水共治的意见》、《南阳市“五水共治”工作督查方案》、《2016年度“五水共治”工作监测考核办法》、编制了《南阳市河流水体达标方案(规划)》。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共3000余名,设置河长制公示牌589块,初步建立了河长制管理体系。全市整体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方城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已进水调试;桐柏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设备正在安装;新(扩)建西峡、淅川、新野、镇平、官庄、南召6个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14.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内河黑臭水体整治方面。近年来,为彻底治理内河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内河综合治理工作,目前中心城区范围内,邕河、温凉河截污治污已完工,今年启动治理的5条内河中,汉城河、护城河由东区内河指挥部负责(城管部门牵头),梅溪河、三里河由西区内河指挥部负责(住建部门牵头),溧河由溧河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负责(水利部门牵头)。汉城河截污工程已完成68%,护城河正在实施水体生物修复试验段治理,梅溪河展开12个作业面、截污工程已完成67%,三里河展开13个作业面、截污工程已完成63%,溧河已于11月16日正式开工。
唐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与湖北襄阳建立唐白河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在唐河流域新设置了10个监控断面,做到唐河流域8县(区)出境水全覆盖,严格落实生态补偿制度。目前,唐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清理工作基本完工,方城县新建成人工湿地3处;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5个。
南水北调水质保护方面。全面落实保水质护运行长效管理机制,严格做到“三个确保、三个杜绝”。水源区内31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和2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实行第三方运营机制。编制完成水源地保护区勘界立标方案,新设立界标、航运警示牌、宣传牌60余块,围网700多米。在丹江库区及汇水区域设置20个监测断面,环库区域建设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水平。
(三)农村环保工作进展情况
乡村环境清洁工程方面。2015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主要涉及丹江口水库水源地、汇水区及输水干渠沿线水源地的9个县(区)、51个乡(镇),470个行政村(社区)共51个项目。目前48个项目已完成待验收,3个在建。
生态创建方面。全市累计创建2个省级生态县、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4个省级生态乡镇、157个省级生态村、2216个市级生态村。今年我市需完成4个省级生态乡镇、25个省级生态村创建任务。目前已全部创建完成,待省环保厅验收。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印发《关于南水北调汇水区和唐白河流域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取缔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投入670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年底前完成取缔搬迁1553家,目前已完成取缔搬迁任务1305家,占总数的84.03%。
四、环境执法监管工作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环境执法监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新法新规新标,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先后组织实施了重点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水污染防治专项执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工业企业料场渣场专项清理整治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依法运用挂牌督办、环保“黑名单”、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移送司法等措施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1-10月份,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81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95份,处罚金额1374.9564万元;实施查封、扣押2起,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7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环境污染犯罪2起,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1起;其中,市本级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0起,下达处罚决定书28份(含上年度未办结案件),处罚金额525.812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起,实施挂牌督办9起,形成了强有力的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五、环保服务经济发展情况
全市环保系统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绿色发展。一是突出源头预防,严格项目审批和环境准入,以规划环评促进产业优化布局,园区规划环评与总体规划同步开展,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以项目环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严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坚持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二是突出总量预算制度的引导作用,以总量控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低污染、低排放、高新技术项目优先支持;对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所需指标从严控制,实行行业内等量替代、减量置换,真正把有限的环境容量用足、用好。三是突出服务水平提升,实行简政放权,将由市级审批的14大类59小类环评审批权限和市级验收的10大类17个小类“三同时”验收权限下放到所在县(区),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重大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骨干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尽快落地。2014年以来实现了落后产能项目“零审批”,今年以来全市审批建设项目环评946个,总投资额817多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介绍的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