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新闻发言人 马驰昭
(2016年11月10日)
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南阳市中心城区城市集中供热新闻发布会,在此,我代表市住建委向与会的媒体朋友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城市集中供热是基础性民生工程,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中心城区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但由于我市城市集中供热起步较晚,供热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热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现将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发展现状、今年供热工程建设情况以及今冬采暖季供热服务保障发布如下:
一、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发展现状
城市集中供热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老百姓温暖过冬的重大民生工作,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从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有效政策和举措,大力推动了我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快速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截止去年年底,市区供热面积由2012年的90万平方米发展到490万平方米,供热覆盖率由2.67%发展到14.54%,热管网总长49.4公里,换热站56个,接入58个居民小区、约5.6万户、20万人从中受益。城市集中供热及热电联产的推进,产生了突出的综合效应,近三年累计拆除和改造大小燃煤锅炉115台,节约标煤约1.6万吨,为我市节能、环保和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今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进度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城区集中供热发展作为保民生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供热工程建设,继续扩大供热覆盖率,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一是确保圆满完成今年集中供热建设任务,二是确保11月15日按时供暖;三是确保室内温度不低于18℃;四是确保供暖期间不出现安全事故。
1.热网工程建设情况。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9项,总投资2.5亿元,新增管网30公里。其中:热网工程13项,技改工程9项,光电产业集聚区热网项目7项。截止目前,主管网、支线网和热力站建设工作均在积极推进中,车站路、孔明路、仲景路主管网建设和30项分支管网项目将在年底前陆续完工投运。
2.用户普及情况。2016年接入42个换热站,总建筑面积455万平方米,总户数39000户。其中仲景路沿线(信臣路-范蠡路-建设路)的盘龙阁、安泰小区、七里香溪等15个小区,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受益家庭约20000户。孔明路沿线(建设路-医圣祠路)建业凯旋广场、永泰小区、市审计局家属院等7个小区,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受益家庭约7000户。车站路沿线(两相路-光武路)供电公司生活小区、南电新村、卓越·凯越集团等11个小区,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受益家庭约12000户。随着供热管网工程的建成,今年基本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小区面积将比去年翻一番。
3.用户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实施服务管理工作三大提升:一是建成热力客户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健全经营服务体系。二是与工商银行合作开通了银企联网收费系统,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发了微信收费平台,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缴费。三是推进换热站的分批接管工作,对已投运的15家小区换热站进行整改接管,直接服务到户。
4.供热宣传情况。一是借力媒体平台开展供热宣传。今年以来,在《南阳晚报》发布公告5次,电视台采访播出4次。二是深入热力管网沿线小区进行供热宣传。进入蓝调街区、五一小区等20个小区与市民面对面进行交流,普及用热常识,发放宣传资料2800份。三是对今年已签约拟入网的小区庭院网建设进行跟踪协调,组织业主单位见面会,通报入网办事流程、指导工程节点。通过各类宣传,让更多的用户及时了解供热行业、企业相关信息,最大程度为新用户做好服务。
三、今冬采暖季生产准备情况
为做好今冬采暖季集中供热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供暖,市住建委对供热和施工企业定期督导协调,倒排工期,确保各项工程按时间节点完成。供热企业为保证热网安全运行,应对低温天气,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做好燃煤储备,截止目前燃煤储备7万吨,采暖季保持7.5万吨库存;另一方面对热网、机组设备进行安全大检查和设备隐患排查,按照热网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反事故演练,目前已全面完成打水试压等各项供热前的调试工作,已具备随时启动供热的条件。
冬季采暖期为今年11月15日至明年3月15日。
四、供热服务保障情况
市住建委高度重视城市集中供热工作,成立了专班负责供热工程推进、服务保障等全面工作,并加强对供热单位的监督管理。为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保障供热质量,特设立24小时服务专线电话63269339,客服热线60182222,收费咨询60182317,60182322,及时回答用户反映的集中供热相关问题。希望广大市民和媒体记者对我们的工作和企业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平稳运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换热站设备调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