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其他法定信息 > 政府文件 > 宛政办 > 2012年
分享:
索 引 号 N001-2012-001187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2年11月20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南阳市2012-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宛政办〔2012〕113号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0日

关于印发南阳市2012-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南阳市2012-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日

南阳市2012—2013年度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抓住今冬明春有利时机,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再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特制定全市2012—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保障民生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保障粮食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统筹规划,坚持与灾后重建、国土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本年度计划新增灌溉面积78万亩,除涝面积33.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7.8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93.78平方公里,解决64.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计划安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任务。总投资38亿元,投工2772万个,总工程量7737万立方米。
二、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
(一)突出抓好高标准良田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工程涉及宛城区汉冢乡、茶庵乡、高庙乡、金华乡,唐河县桐寨铺镇、桐河乡,社旗县晋庄镇等7个乡镇的91个行政村。要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建,以县为主,负责具体落实;坚持集约资源、多元投入,市、县职能部门要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农民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建设合力,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形象工程”。
(二)突出抓好农田排灌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鸭河口、引丹、宋岗三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加强灌溉与排水、骨干与田间工程配套,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鸭河口灌区续建配套暨节水改造项目新建、维修建筑物275座,渠道衬砌5.27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6万亩,总投资5484万元;引丹灌区续建配套暨节水改造项目新建、维修建筑物64座,衬砌渠道1.374万米,重建管理所2处,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8万亩,总投资4000万元;宋岗陶岔电灌区续建配套暨节水改造项目新建、维修建筑物63座,渠道衬砌4240米,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万亩,总投资1750万元。中小型灌区要做好渠道清於疏浚,努力恢复改善灌溉面积。
(三)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底前全面完成省下达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2.93亿元,解决全市13个县市区51.38万农村居民和12.0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要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落实维修养护基金,确保所建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起、长收益”。
(四)突出抓好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步伐,继续抓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桐柏县石步河水库,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明年汛前全面竣工,确保度汛需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底前完成龙王沟中型和8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54座小(2)型水库竣工验收。争取更多的小型病险水库纳入国家规划。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方城县潘河治理项目要求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社旗县赵河、镇平县淇河(二期)治理项目要求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新野县下溧河、桐柏县三夹河、方城县东赵河、镇平县赵河、西峡县蛇尾河治理项目,要求明年汛前完成建设任务。
(五)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继续抓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以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治理工程为抓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确保治理效益,促进治理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加快完成和扩大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加大农村河道疏浚、河塘整治和引排水工程建设力度,美化农村村容村貌。丹江口水库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涉及淅川县、西峡县、内乡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09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875万元;南召县灌河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88万元;桐柏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786万元;省级小流域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20万元。
(六)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本年度我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涉及淅川、唐河、西峡、内乡、方城、社旗、桐柏、卧龙、邓州等9个县市区,总投资2.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2亿元,省级投资1.12亿元。
西峡县新打机井191眼,维修机井433眼,新建生产桥64座,开挖排水沟12万米,疏浚排涝沟3.64万米,建设变压器22个台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3万亩,总投资3729.63万元。
内乡县埋设管道14.03万米,修建闸阀房129座、给水栓2345个,配套移动软管16.51万米、移动微喷带30.39万米,维修闸阀房63座,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0万亩,总投资3608.63万元。
桐柏县衬砌渠道11.30万米,疏浚排水沟2.60万米,新打、维修、配套机井38眼,新建提灌站33座,整治塘堰58座,新建桥涵闸384座,建设高标准旱涝保收田3.24万亩,总投资3012.31万元。
方城县衬砌、疏浚斗、农渠道9.50万米,新修建筑物820座,打配机电井213眼,整修塘坝8座,整修疏浚排水沟道9.82万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01万亩,改善排涝面积1.2万亩,总投资3008.35万元。
社旗县打配机井290眼,维修配套机井220眼,新建生产桥480座,建蓄水坝6座,开挖、清淤排水沟9.89万米,建设旱涝保收田3万亩,总投资2912.38万元。
淅川县新建、改造渠系7.3万米,新建、改造渠系建筑物375座,新建整治塘坝24处、引水堰闸11处,打配机电井65眼,修水窖430座,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总投资2020.38万元。
唐河县衬砌渠道12.6万米,疏浚排水沟8.03万米,配套渠系建筑物2492座,新增、恢复灌溉、排涝面积2万亩,总投资1841.93万元。
卧龙区新打、维修机电井288眼,埋设输水管道20.73万米,安装给水栓5184套,修建闸阀房58座,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4万亩,总投资3600万元。
邓州市新打、维修机电井180眼,埋设输水管道22.46万米,配套给水栓3067个,疏浚排涝沟6万米,新建生产桥148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总投资3336.04万元。
(七)突出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等涉水项目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9.53万亩,重点是方城县3万亩、宛城区2.5万亩,镇平县、淅川县、唐河县、邓州市、新野县各2万亩,社旗县1万亩,总投资2.78亿元。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涉及邓州市42.55万亩、方城县14万亩、新野县11.46万亩、淅川县11.36万亩、桐柏县4.54万亩,建设规模84.66万亩,总投资14.29亿元。
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建设规模15.73万亩,重点是唐河县5.5万亩、社旗县3.6万亩、方城县3.53万亩、宛城区2.6万亩、新野县0.5万亩,总投资8034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工程建设领导责任制。继续实行防汛抗旱和工程建设责任制,将建设任务分项目、分区域、分流域、分工程包干负责,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层层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把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和工程效益,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政绩和行政效能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制订切实可行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二)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市、县财政要足额落实10%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除保障各类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外,拿出相应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奖代补。二是正确引导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福农民群众,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放手让农民去做,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要与农民协商,征得农民同意,体现农民利益。严格一事一议制度,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和透明。严格区分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界限,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现有的投工、投劳政策,讲求方法,用好用足。各地要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投工投劳,可以在政策范围内以资代劳,并结合当前农村实际,适当调整投劳折资标准。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支持。通过鼓励老板赞助、企业资助、名人捐助、能人帮助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规范建设程序,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规范建设程序,既要加快建设,也要强化管理,既要确保进度,也要确保质量和效益,做到建管并重,数量和质量统一。对重点水利工程,严格“四制”,加强建管。县乡政府必须强化“统”的功能,统一谋划、统一实施。建立灾害风险机制,做到以丰补欠。积极探索分级管理、分类管理、专业管理、群众管理的模式和途径,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继续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产权流转,搞活经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滚动发展。加快推进以用水户参与灌区、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用水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四)强化督导检查,努力营造氛围。要加大督查力度,分区域、分流域、分工程、分项目进行督导,特别是对重点工程、重点区域、重要项目和行动滞后的地方,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巡回督导、跟踪督导、驻点督导、舆论督导。要把检查督办贯穿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落实到工程、落实到田间、落实到农户。市政府将组织1—2次大规模的督办检查活动,并根据督办结果进行排序通报。要积极营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宣传氛围,大力宣传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政策和要求原原本本地交给干部群众,切实起到宣传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继续开展“红旗渠精神杯”和“兴水杯”竞赛活动,努力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推动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蓬勃开展。
附件:1.南阳市2012—2013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计划表
2.南阳市2012—2013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类工程表
3.南阳市2012—2013年中央和省安排工程计划表
4.南阳市2012—2013年市县自筹资金工程计划表

附件1.南阳市2012—2013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计划表.xls

附件2.南阳市2012—2013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类工程表.xls

附件3.南阳市2012—2013年中央和省安排工程计划表.xls

附件4.南阳市2012—2013年市县自筹资金工程计划表.xls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