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其他法定信息 > 政府文件 > 宛政办 > 2010年
分享:
索 引 号 N001-2010-000257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标  题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2014年8月11日废止或失效)
发文字号 宛政办〔2010〕153号 发布时间 2010年09月30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2014年8月11日废止或失效)


卧龙、宛城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提升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南阳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提升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南阳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品位,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精神,结合我市绿化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园林绿化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水都绿地、生态南阳”这一目标,按照“城市相拥、林水相依、生态和谐、宜于人居”的生态城市新理念,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以提升城市绿化品质为重点,以增加绿量、提高品位为主线,以精品生态园林景观构建为主要抓手,通过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形成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以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的胜利召开。

  二、总体目标

  (一)以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各项指标为目标,以打造生态、宜居、养生城市为主题,进一步改善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的“热岛效应”,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问题。

  (二)突出“绿色山水文化名城”的定位,构建森林围城和道路绿网,形成绿色通道、公路林网、山头绿地、风景林地、城区林带、城内绿岛的园林绿化格局,最终把南阳建设成为“显山、露水、透绿、赏花”的山水园林城市。

    (三)通过实施七大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力争到2012年底,使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34%、10.5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标准;到2015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七大提升工程及责任划分

  (一)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绿化提升工程

  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做为我市的绿色廊道和生态景观轴线,承载了时间、空间、文化和历史等内容,提升改造应本着以人为本、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以水为魂,精心构思,通过植物造景与蕴涵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雕塑小品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优美的滨河亲水景观,满足河两岸居民多层次的活动需求。提升工程要考虑两点:一是在完成新的《南阳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上,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高标准编制《南阳市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使其规划设计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准。二是按照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结合南阳市实际和湿地公园现状,先期对二级台地进行绿化升级改造,然后按照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分,分期逐步实施,力争将白河打造成南阳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二)门户绿化提升工程

  入市口是南阳的重要门户,绿化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展示我市快速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和顽强拼搏的城市精神,对宣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重要作用。提升方案应体现简洁清晰,突出大气优美、和谐发展的主题,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区域特色、道路特点、历史典故、经济发展趋势等相关因素:

  一是在入市口连接线两侧各预留50—100米绿化用地,大量种植乡土树种、经济林,形成景观林带,用绿色将八方来客引入南阳。二是在六个入市口共规划建设12个游园、2个街头绿地,形成节点绿化,并以此与道路绿化交汇融合,共同打造大气磅礴的闭合入市景观。提升改造应做到四个结合,即:景点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白天与夜景灯光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主题与组团相结合。通过提升改造,使六个入市口真正成为展示南阳形象的窗口。

  1、南唐入市口游园

  长江路与外环东路交叉口西南角游园,占地面积19337平方米;长江路与外环路交叉口东部游园,占地面积9390平方米;外环路与加油站交叉口东侧游园,占地面积18300平方米。

  责任单位:宛城区政府

  2、南新入市口游园

  南新路与长江路交叉口东北角游园,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西北角游园,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责任单位:宛城区政府

  3、南邓入市口游园

  北京路与卧龙路交叉口东南角游园,占地面积15134平方米;西南角游园,占地面积9301平方米。

  责任单位:卧龙区政府

  4、南镇入市口游园

  北京大道与312国道交叉口东北角游园,占地面积8851.6平方米。

  责任单位:卧龙区政府

  5、南石入市口游园

  仲景路与312国道交叉口东北角游园,占地面积3171.6平方米;西北角游园,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西南角游园,占地面积5872.4平方米。

  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

  6、南郑入市口

  根据现状,制定绿化提升方案,以治理黄土裸露、缺株断垄和提升园林绿化品味为重点,全力打造入市精品景观。

  责任单位:宛城区政府

  (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

  1、新建道路要精心设计,打造亮点。提升工程应以高大乔木为骨干,以彩色树和时令花卉为亮点,对城市主干道进行增绿、增色。同时,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突出每条道路的绿化个性,体现一路一景。特别是新建道路两侧的商业住宅建筑,要严格控制门面房和出口,在人行道与门面房之间设置20-30米宽的绿化带,使新建道路绿地率全部达到35%以上。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规划局

  2、改造道路要结合现有道路绿化现状,以解决缺株断垄和治理黄土裸露为重点,塑造城市节点绿地,调整品种杂乱的行道树,更新老化苗木,突出一街一品,增加植物配置,丰富道路绿化景观,使改造升级道路绿地率力争达到25%以上。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四)社会绿化提升工程

  通过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沿街布绿等多种绿化形式,解决城市绿地不足的问题。2011年底,市区主次干道沿街单位拆墙透绿率达到80%以上,立体绿化及屋顶绿化普及率达到80%以上;到2015年,中心城区达到人均垂直绿化面积2平方米以上,人均屋顶绿化面积0.5平方米以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空间绿化风格和特有的都市景观。

  责任单位:卧龙、宛城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五)公园、游园、绿地广场绿化提升工程

  1、新建特色公园。以汉风遗韵、玉文化、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体育文化为主题,建设5个特色景观公园。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城管局

  2、提升现有游园。按照以人为本、一园一景的理念,根据现有19个游园、广场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绿化和文化的结合,增设一批融艺术性、观赏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园林小品,并增种冠大荫浓的大型景观乔木,配置供市民休息的亭、廊、椅、桌、凳,通过提升改造,使游园、广场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3、增设区级游园。根据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约型园林的设计理念进行精心设计、精细施工,新建17个区级游园,营造出更加优美舒适的室外绿色休闲空间,基本做到“推窗见绿,开门入景”,促进我市公共绿地建设均衡发展。

  责任单位:卧龙、宛城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4、完善人民公园。人民公园作为我市唯一一个综合性公园,树木已基本成型,提升完善改造要突出特色,打造亮点。通过新的地形整理、河道整治、设施完善、节点绿化、灯光亮化、增设景点等形式,以塑造精品园林景观为重点,进一步增加其文化内涵,把其打造成为“无处不园林,满园皆秀色”的特色景观。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5、改造城市广场。对现有的车站广场、中心广场、新华城市广场、文化宫广场要通过拆除不必要的建筑、设施腾地增绿,增种冠大荫浓乔木和立体绿化等方式进行改造提升,突出植物造景,使其绿地率达到60%以上,并合理配置椅凳等设施,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

  责任单位:各产权单位

  (六)内河沿岸绿化提升工程

  根据温凉河、梅溪河、三里河、十二里河、邕河、溧河、护城河7条内河沿岸现状,绿化提升应结合两岸建筑风格,综合考虑我市历史文脉,在每条内河两侧都选出一种特征明显的季节性物种做为沿岸的基调景观植物,形成内河两岸独特的绿色风景长廊。绿化提升要根据内河整治规划,拆除河道沿线有碍观瞻、影响景观的建筑,沿岸两侧预留20—30米的绿化景观带,通过空间划分、地形整理、苗木栽植、雕塑设置、园路铺装等园林手法,结合7条内河地域文化,打造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自然生态的绿色河道景观系统。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七)农运会场馆周边绿化提升工程

  农运会场馆周边绿化应采用绿化与体育元素相结合、灌木花卉和草本花卉相搭配的方式,设置一大批蕴含体育文化元素的雕塑、园林小品、植物造型等,以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增强场馆的品位和格调。同时对原有绿化进行高标准改造,使其与场馆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和谐统一。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实施七大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城市生活环境,是胜利举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我市“四个带动”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园林绿化提升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各项提升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对园林绿化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三区政府(管委会)以及市城管、住建、规划、国土、发改、财政、林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园林绿化提升工作指挥部,负责提升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统一领导。同时,建立创建责任制,由市政府下达并与各责任单位签订提升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责任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提升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其党政主要领导要作为提升工作第一责任人,以切实加强对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将提升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对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取消其评先资格,并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实施责任追究。

  (三)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提升工作总体要求,把各项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预算,保证提升工作有足额资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政府主导,分级投入、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为提升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四)科学设计,强化管理。一要抓紧修编《南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各类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使绿地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市民百姓活动需要;二要严格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市区各类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必须精心设计,充分论证,由市城管局和市园林局严格审查后实施;三要加强管理,巩固绿化成果。各级、各单位都要建立管护责任制,制订可操作性强的绿化管理办法和规定,逐步完善城市绿化管理法规体系,把城市管理纳入日常化、精细化、规范化轨道。卧龙、宛城区政府、高新管委会和市住建、城管、公安、林业、规划、文化、环保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依法治绿,维护绿化成果,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广泛宣传,全民动员。要运用新闻媒体、社会宣传等形式,大张旗鼓的深入宣传园林绿化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绿化提升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同时,广泛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拆墙透绿等群众性绿化提升评比活动,调动全社会参与提升工作的积极性。

  (六)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园林绿化提升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要制定严格的督查考核工作制度,实行跟踪问效,并坚持一季度一通报,半年一排名的督查考核制度。对排名靠后,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要进行责任追究,以增强各级各部门参与落实园林绿化提升工作的主动性。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