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其他法定信息 > 政府文件 > 宛政办 > 2010年
分享:
索 引 号 N001-2010-000258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标  题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2014年8月11日废止或失效)
发文字号 宛政办〔2010〕152号 发布时间 2010年09月30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2014年8月11日废止或失效)


卧龙区、宛城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南阳市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

  南阳目前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南阳的举办,为我市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为使我市中心城区焕发出新的容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全新形象、全新感觉,经研究,决定用两年时间,在中心城区全面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六创一迎”活动为载体,以“新跨越、新形象、新农运、新南阳”为主题,以“刷新宛城、扮靓南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方位提升市容环境和景观水平,迅速提升南阳的美誉度,以崭新、靓丽、洁净、有序的市容环境和城市景观,迎接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的胜利召开。

  二、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开展对中心城区市容环境的整治和景观营造工作,将我们的建筑设计、街道整治、绿化美化等精细工作置于国内一流的城市参照系,实现整个城市立体协调的美感,使城市布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特色更加明显,使城市独特的气质在环境提升行动中体现于市容市貌的各个细节,形成统一、稳定和辨识度高的审美视觉和情感倾向。

  具体定位:行动计划立足于南阳的自身实际,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市容市貌以及文化建设的定位上突出中西合璧,即以府衙、医圣祠、卧龙岗区域古建筑群为内核,以青瓦白墙为建筑风格,向周边区域辐射延伸,逐步延伸到现代化白河沿岸城市景观轴和现代化农运场馆建筑群等城市亮点,实现汉文化景观向现代化城市景观的逐步过渡与衔接,体现南阳汉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城市特色的完美结合,将南阳建设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都市。

  达到效果:行动计划从地面到空中,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将凝练着传统中国的内在品格和气质,充分体现现代化中国自信、乐观、包容、创新的胸襟和气质,把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环境整治和景观营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向世人彰显南阳谋求科学发展、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升环境质量的决心和信心。

  三、坚持五项原则

  (一)科学设计,塑造精品。邀请一流专家和设计部门,按照我市目标定位,精心开展城市设计和景观营造工作。根据“一街一景”和“打造精品街道”的要求,对逐条道路进行街景设计,每一处建筑物风格、色彩都要按照街景设计精雕细刻,体现精品意识,充分体现南阳汉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城市特色。

  (二)突出重点,全面提升。以提升市容环境为主线、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营造城市景观为重点,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窗口部位(点)、主要景观街道和白河、内河两岸(线)、农运会场馆周边(面)的环境质量,打造一批标志性景观节点和美感视觉中心,将环境整治与景观营造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全面提升城市市容环境水平。

  (三)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在推进市容环境提升行动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倡导全社会参与,积极拓宽社会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引导市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市容环境提升行动中来,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提升行动如期圆满完成。

  (五)及早着手,分步推进。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及早着手,分步推进。

  第一步:从现在到今年年底前为初始阶段,拟定总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实施路面整治、拆除违章建筑、消除视觉污染为重点,迅速掀起工作高潮,达到“市容管理井然有序、沿街无乱搭乱建、视觉污染基本消除”的标准。同时,完成一批绿化、美化、亮化示范项目,启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整修、内河综合整治等工程,以点带面,为全面铺开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步:从2011年1月到2011年底,以沿街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塑造城市绿化亮化景观为重点,全面完成各项改造整治任务,完成一批城市景观工程,达到“绿靓、路畅、灯明、街美、景优”的城市景观容貌标准。

  第三步:从2012年1月到第七届农运会召开之前,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修整、提高,如期圆满完成总体行动目标,实现市容环境和景观水平的全面提升,达到“品位提升、特色鲜明、景观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效果。同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市容环境管理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开展五项行动

  (一)沿街违章建筑整治行动

  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农运会场馆周边地区临街占压道路红线、有碍市容观瞻的违章建筑、破旧建筑和乱搭乱建进行整治拆除。

  (二)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在出台户外广告整体规划、设置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户外广告、门店招牌设置秩序,对侵占城市空间、影响市容景观,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户外广告一律依法予以拆除,消除视觉污染,净化城市公共空间。同时,设置一批与城市容貌相映衬、有利于提升市容的规范户外广告。

  (三)沿街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整治行动

  按照总体设计,对中心城区内造成视觉污染的沿街破旧建筑进行立面粉刷和改造(已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沿街建筑除外),对有碍市容、影响景观的设施和物品进行规范整治或清除。对短期内无法拆除的沿街三层以下建筑物实施汉代风格的“挑檐”和“假坡”改造。

  此项工作及所需经费以区和业主单位为主,市级财政安排相应专项经费,对区实行以奖代补。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业主单位自行开展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要发挥带头作用,确保按期完成对自有物业的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工作。

  (四)城市家具改造完善行动

  采取清洗、粉刷、涂抹抗张贴涂料等方式,对外观陈旧、涂写张贴严重以及破损、废弃的城市家具,包括交通护栏、垃圾中转站、公厕、路灯、电话报刊亭、垃圾箱、果皮箱、阅报栏、招贴栏、公交候车亭、出租车停靠牌、道路名牌、交通指示牌、配电箱、电话交接箱、电信设备箱、交通信号控制箱、有线电视端子箱、邮筒、消防栓、公共座椅等进行全面改造和完善,使其尽可能体现汉文化风格。

  (五)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修整行动

  一是对城区破损道路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刷新路面交通标线,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二是对人行道进行铺装修整,消除黄土裸露;三是对桥梁、涵洞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对破损设施进行整修;四是同步实施管线入地工程,消除城市“蜘蛛网”。

  
五、实施五化工程

  (一)城市绿化工程

  围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突出重点,强力实施七大绿化工程:白河湿地公园绿化提升工程;门户绿化提升工程;道路绿化提升工程;社会绿化工程;公园、游园、绿地广场提升建设工程;内河沿岸绿化工程;农运会场馆周边绿化工程(按园林绿化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实施)。

  (二)城市洁化工程

  加快续建、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场、建筑垃圾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进度;规范和更新公厕导向标识,增加农运会场馆、繁华街区、旅游景点的公厕供给;改造、购置垃圾箱,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采购清洗扫路车等应急设备,完善农运会举办期间场馆周边环卫作业应急服务,提高环境卫生作业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建筑渣土运输和处理的监管,建立“多管齐下,合力共治”的长效机制;加大中心城区44条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和全市背街小巷的卫生整治力度,营造洁净优美的城市环境。

  (三)城市序化工程

  推进城区各类农贸市场、早夜市市场建设进度,对各类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夜市烧烤、占道洗车、沿街屠宰等现象进行严管重罚;加强“三汤五小”行业专项整治;从严整治机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摩的等非法营运现象;加快城区道路临时停车场建设,杜绝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落实“门前三包”,规范沿街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停放秩序。

  (四)城市亮化工程

  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残旧路灯设施进行改造,选择部分道路、农运场馆周边道路建设LED路灯示范工程,积极探索建设生态照明示范路;对主次干道两侧建筑物以及白河游览区、跨河大桥、广场游园、文博景点、农运场馆等大型建(构)筑物按景观规划设置夜景灯光;对现有光亮设施进行整合、完善、提高;选取部分主要道路进行夜间照明艺术化处理,精心打造“星光大道”的景观效果,全面提升城区整体夜景水平。

  电力部门对夜景灯光用电应区别对待,按照工业用电的标准征收,费用由实施亮化部位的产权单位负担。

  (五)城市美化工程

  在对沿街建筑整治、改造、刷新的基础上,在重要区域、重点部位、农运场馆周边、白河两岸,精心设计一批能彰显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和汉文化风格的城市雕塑和景观小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魅力和文化品位;综合整治城市内河,配套绿化、美化,改善内河环境污染,形成内河两岸独特的风景长廊。

  六、强化五项保障

  (一)组织领导保障。成立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指挥部,穆为民市长担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贾崇兰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光杰、市长助理王中、市文明办主任王贵汉担任副总指挥,卧龙、宛城两区政府区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肖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的日常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工作,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向指挥部汇报督查结果。三区和有关职能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具体负责相应提升行动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资金投入保障。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保证提升行动必需的资金。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租赁贷款、社会资助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政府主导、分级投入、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新体制,加大资金投入,为提升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工作机制保障。参照“六创一迎”工作路长单位承包管理的成功经验,在提升行动中,实行辖区单位包点(本单位责任区)、路长单位分包线(分包路段)、辖区政府包面(本辖区)的办法,通过点、线、面三结合,实现上下联动,层层签订责任书,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保证提升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市民充分认识、深入了解提升行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提升行动的积极性,切实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政策法规保障。市人大、市政府出台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相关规范性的条例、办法等,保障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的开展。同时,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全程跟进,为提升行动保驾护航。

  (五)奖惩措施保障。市委、市政府将提升行动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年度目标任务见附表),实施考核和奖惩,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是提升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月通报、季考核、年终总评制度,对重点工作随时组织检查抽查,树立典型、鞭策后进,定期排队、公开通报,强力推动提升行动任务的落实。对每月考核评比成绩突出的责任单位,由指挥部给予通报表扬;每季度排名靠前的责任单位,由指挥部给予通报表扬、挂红旗,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在年度考核中成效突出的区或职能部门,由市委、市政府给予评先、记功荣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单位主要领导予以嘉奖、记功。对每月督查考核评比成绩较差的责任单位,由指挥部给予通报批评;每季度每组排名靠后的责任单位,由指挥部给予通报批评、挂黑旗,并责成单位主要领导在新闻媒体上检讨、表态;对一年内两次挂黑旗的责任单位,建议市委、市政府给予相关责任人诫勉谈话、组织处理、党政纪处分。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奖惩交组织、人事部门存档,作为考察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附件:南阳市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任务细化表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