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2009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南阳市2009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粮食主产区,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市政府决定从今年秋播开始,在全市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靠科技进步,稳定粮食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总体目标:创建活动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兼顾其他作物。从2008年秋播起,每个县市区都要因地制宜,建设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方、千亩开发方、万亩示范区;邓州、唐河、方城还要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县,各选择1个乡镇整建制开展创建活动。
小麦:邓州、唐河、方城、社旗、宛城、内乡、镇平、新野、卧龙要各建一个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方、千亩开发方、万亩示范区,南召、西峡、淅川、桐柏各建一个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方、千亩开发方。
玉米:邓州、唐河、方城、社旗、宛城、内乡、镇平、新野、卧龙、淅川各建一个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方、千亩开发方、万亩示范区,南召、西峡、桐柏各建一个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方。
水稻:唐河、桐柏各建一个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方、千亩开发方、万亩示范区,南召、西峡、宛城各建一个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方、千亩开发方。
通过粮食高产创建,高产攻关田亩产小麦达到650公斤以上,玉米800公斤以上,水稻850公斤以上;百亩高产方亩产小麦达到600公斤以上,玉米750公斤以上,水稻800公斤以上;千亩开发方亩产小麦达到550公斤以上,玉米700公斤以上,水稻750公斤以上;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区亩产小麦500公斤以上,玉米650公斤以上,水稻700公斤以上。研究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配套技术,为全面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探索经验。
二、创建原则
(一)三级联创,以县为主。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行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创,以县市区为主,负责具体落实。市里负责制定全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争取上级支持政策,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分解高产创建任务,检查督促工作落实,组织经验交流、表彰奖励和舆论宣传。各县市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各项措施落实。
(二)突出优势,科学选点。突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高产创建活动乡镇、高产示范点应具有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基层政府重视,产业体系健全,农民积极参与,产业化带动能力强。确定示范点要严格标准、科学筛选和专家论证,确保示范点质量。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作。组织专家制定粮食高产创建标准与操作规程,从田块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方案等方面制定高产示范点建设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要求。研究制定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管理办法、考核评估办法、测产验收办法和示范点管理办法,明确组织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细则、奖励办法等具体要求,促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四)集约资源,合力推进。整合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和农业资源,集约重大项目资源,与良种推广补贴、优质粮工程、科技入户、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政策与科技项目紧密结合,配套高产创建专项经费,保证示范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优势,推进高产创建工作。
三、实施内容
(一)推广优良品种。按照“专家推荐,市场认可,农民欢迎,推优换新”的原则,结合多年来试验示范,以市农业局推荐的16个小麦品种、20个玉米品种、12个水稻品种,作为主推品种。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时空资源,要因地制宜,筛选推广半冬性小麦品种,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补贴相结合,与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相结合,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示范区统一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高产技术。在选择确定示范推广品种的同时,按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推广高产高效实用配套技术,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促进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小麦要重点推广适期适量播种、种子包衣、机耕深翻、配方施肥、合理灌溉等技术;玉米要积极推进“一增四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水稻要积极推进“一增四推”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合理增加穗数、推广轻简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
(三)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内要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积极开展新肥料、施肥新技术的试验示范。
(四)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害防控工作。根据病虫草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加强监测预报,实行统防统治。把小麦条锈病、吸浆虫、玉米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公共安全范围,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五)合理灌溉。加强农综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内要渠系配套,旱能浇,涝能排。要根据墒情、农时季节和作物需水规律,适时进行灌溉浇水。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效益。
(六)推进机械化生产。围绕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精量播种、机械化栽植、联合收获、节水灌溉、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总结和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一条龙作业等新型农机服务模式,扶持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四、工作重点
(一)科学选择示范点。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充分考虑示范点的生产规模、工作基础、技术力量、产业体系及示范作用,了解基层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农民的参与热情,通过专家评估论证,客观合理地筛选示范点。每个示范点要设立一块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方便农民观摩学习,扩大宣传影响。同时,建立创建档案,实行专人负责,做好示范点技术数据和工作记录。
(二)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各县市区要成立高产创建活动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加强技术协作攻关,深入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实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市科技入户专家组及市县乡三级高中级农技人员要建立包户联系制度,按照区域包片落实。要根据农时季节,组织专家深入创建点,开展作物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分区域、分作物、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项目区每个农户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指导大面积生产。
(三)积极开展观摩交流。市里将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组织开展阶段性的工作调研、现场观摩和总结交流等工作,全面总结高产创建活动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对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创建机制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更大规模实施高产创建活动,推进大面积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经验。
(四)规范做好测产验收。市里将根据不同粮食作物特点,制订相对统一的粮食作物测产验收办法,规范测产程序和标准。并组织成立测产验收专家组,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做好高产创建活动测产验收工作。
(五)进行宣传表彰。在南阳农业信息网、南阳日报等媒体开辟“高产创建”专栏,宣传报道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做法经验。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以市委副书记贾崇兰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姚龙其等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发改、农机、水利、科技、供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局长谢广平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示范区实行行政、技术负责人制度,明确具体的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明确具体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具体的服务措施和要求。
(二)细化工作方案。各地要根据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制定当地具体的高产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强化工作责任和保障手段,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高产创建田块要落实到乡、村和农户。
(三)加大资金项目投入。要整合农综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有机质提升、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新型农民培训、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重点向粮食高产示范区倾斜。市县财政要拿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展良种示范、技术培训、协作攻关、专家指导、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组织宣传、机制研究等工作,同时积极争取设立高产创建奖励基金,对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四)强化检查指导。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督导,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保证高产创建活动顺利进行。市政府对全市的高产创建点进行全面督导,保证各项任务、技术措施到位,完成高产创建指标。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高产创建活动进行总结验收,认真总结高产创建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对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工作方法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下一季开展高产创建提供经验。
(五)严格考核管理。为全力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市政府将组织制定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考核和管理办法,把高产创建作为评估各地粮食生产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重大粮食项目和全年粮食表彰的重要依据,要求各地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实行每月一报。对各县市区的扶持政策和经验做法,市政府将给予通报宣传。各地也要制定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高产创建验收办法和奖励方案,充分调动各方开展高产创建的积极性。